截至2024年9月,石泉县现有中小学校及幼儿园46所、在校学生24194人,其中,普通高中2所、学生3058人,职教中心1所、学生1044人,初中(含5所九年制学校)10所、学生5244人,小学15所(镇级中心小学15所,另有附设教学点11个)、学生10649人,幼儿园18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公办园14所)、在园幼儿4199人。全县教职工2424人,其中,中小学教职工1691人、幼儿园教职工733人。其中,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共计 53 人,市级骨干教师 189 人,县级骨干教师 458 人。
近年来,石泉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石泉教育“省一流、市前茅”目标,大力实施教育提振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优布局、强队伍、抓管理、重创新、出效益”的总体思路,锐意进取、以干克难,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高考成绩实现大跨越,“双一流”名校录取人数连续刷新纪录,全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现场会在石泉召开,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省级评估,全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中期评估获评优秀格次,全省县区党政履行教育职责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相继荣获“陕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近年来,石泉县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为统揽,聚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县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先后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称号。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财政先后投入2亿余元,新建了城区体育场、杨柳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滨江体育公园等10余个大型体育设施工程,各镇、村(社区)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各学校、居民小区、健身广场、养老机构、旅游景区健身设施配置完善,汉江全民健身长廊、一大批多功能健身场地、健身步道相继投用,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二是赛事活动丰富多彩。相继举办新年登高、职工大型综合运动会、学生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组织开展健身广场舞、健步走、“村BA”篮球赛、乡村足球赛、腰鼓、游泳、自行车和太极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累计举办县级各类赛事活动40场、体旅融合品牌赛事8场、镇村(社区)运动会150场。三是体旅融合助推经济发展。打造了全国选手参加的“石泉云海跑”等大型体旅品牌赛事活动,吸引全国各地400余名运动员参加,受到了中省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和宣传推介,拉动体育消费和经济增长,推动体旅融合和赛事经济发展,唱响了“秦巴山水·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四是竞技水平显著提升。设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0个;2023陕西省首届跆拳道大众公开赛摘得9金2银1铜,获得安康市第十七运青少年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安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甲、乙、丙组和团体总分四个第一名。先后培养了残奥冠军夏江波、成姣、全国十一届残运会网球团体冠军李常召、第20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竞走冠军陈美伶、全国十四运高尔夫团体冠军姚学峰等体育健儿,为国家和全省人民争得了荣誉。五是体教融合持续深化。坚持“五育并举”“以体育人”,紧扣“教会、勤练、常赛”目标,健全协同以体育人制度机制,配齐配强体育师资80余人,成立青少年体育社团120余个、兴趣小组100余个,常规开设球类、田径等项目训练课程,举办县级示范性青少年体育活动10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六是指导服务精心精细。组建成立县级单项体育协会17个、基层健身团体76个、群众自发健身组织300余个,县、镇、村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完善,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3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站点1个,完成检测1200余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五进”活动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