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中共两河镇委员会关于印发《两河镇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zzfsqxlhz/2022-0055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中共两河镇委员会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年03月1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03-10 17:17
内容概述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中共两河镇委员会关于印发《两河镇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各驻村工作队、镇属各站办所:

《两河镇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两河镇委员会

2022年3月1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两河镇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2] 1号)和县巩固衔接办《关于印发<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的通知》(石巩固衔接发[2022] 1号)精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深化新民风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城乡群众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道德支撑、文化条件。

二、主要任务

(一)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拓展理论常态化进基层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百课进百村”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灵活组织农民夜校“四个课堂”,用活用好“大喇叭”、电子屏,统筹文艺演出、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等资源,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讲“国之大者”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感悟思想伟力,提振乡村精气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培训宣讲骨干,组织宣传文化、科技工作者,专兼职理论宣讲员进行集中培训,推动基层理论宣讲骨干进镇入村进行讲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牵头单位:党政办,责任单位:农综站、文化站、各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

(二)以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方向。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员,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重点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众的思想整治工作,经常性开展上门慰问、关心关爱。(牵头单位:党政办,责任单位:社保站、文化站、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

(三)以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基本要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家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提升巩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水平,文明村占比达到70%以上;组织农户全面参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选树一批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自强标兵等先进典型;开展文明乡风进农家巡讲活动,综合运用广播、手机、大喇叭、院坝会、道德评议会等各种平台载体,持久深入地宣传先进典型、文明风尚、家风家教,进一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牵头单位:党政办,责任单位:各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农村政策、农业技术、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推广,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办好“农民丰收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牵头单位:农综站,责任单位:社保站、各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

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走稳走实,镇村志愿服务队要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全域旅游等重点任务,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现实关切,开展务实管用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制定志愿服务嘉许激励机制,给予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激励保障。(牵头单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责任单位: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持续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用好积分制、红黑榜,有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持续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推动易地搬迁社区新风塑造工作,全面巩固提升“四有两降两提升”成果。(责任单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责任单位:各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

(四)以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镇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积极培育乡村文艺队伍,深入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一一文化进万家”、“助力乡村振兴文艺巡演”、“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鼓励城乡文化社团互动,支持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强农家书屋及各类文化场馆建设。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有效净化文化环境。

(牵头单位:文化站,责任单位:各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

(五)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为基础支撑。加强规划引导和典型示范,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开发利用好乡村特色文化资源,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乡村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更好地实现文化发展、农民增收。加强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培育乡村“网红经济”,支持利用互联网、短视频等现代传播渠道,带动特色农产品推介与销售。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持续做好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探索“民宿+景区”联合营销模式,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牵头单位:文化站,责任单位:农综站,各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成立两河镇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文化振兴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司其职抓好工作落实。

(二)细化方案措施,精心抓点示范。各村(社区)要坚持群众主体,夯实工作基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按照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要求,精心抓点示范,打造中心村为县级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新春村、金盆村、艾心村为镇级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社会氛围。镇党政办、各村(社区)要广泛宣传镇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方法举措,展示工作进展成效,发现工作亮点,推广典型案例,不断扩大工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