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高质量基层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中池镇筷子铺村围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以支部联建为核心、以产业联盟为路径、以资源联享为目的,立足村情,创新运用好“三联”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坚强有力、集体经济发展收益好、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支部联建,凝聚合力。筷子铺村与帮扶单位石泉农商银行机关党支部开展联建活动,围绕建强班子队伍、制定发展规划、理顺发展思路、盘活生产资源、助推产业壮大以及结对帮扶、弱势群体关爱、志愿服务等内容,通过扎实开展“春节慰问送温暖 乡村振兴开新局”回村回访活动、“结对联建 送学送教”主题党日活动、“同心共建 绿色同行”义务植树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普惠美丽乡村”文艺金融服务下乡、“集体升学礼 倡导新民风”活动、“消费帮扶 与爱同行”产业帮扶等,全面丰富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将每位党员嵌入在联系服务群众、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振兴工作链上,增进各党员凝聚力,增强党组织向心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产业联盟,带动发展。按照“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总体思路,以党支部联建为主导,聚焦产业上规模、不断推动村级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筷子铺村党支部为主导,推进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石泉县旭兴元渔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产业联盟,新发展百亩优质水稻产业;与城镇社区、茨坪村、夹丰村、青泥涧村、茶里村5个村签订优质水稻订单367亩,致力将迎池河公路一带千亩良田打造出十里稻香欣荣景象;与东沙河村蚕桑合作社签订蚕茧收购订单合同250张,巩固传统产业致富;与地缘相近、产业相关的城镇社区共谋蜂糖李果业,新建天干寺百亩李子园;与秋田农业合作社签订订单七彩花生30亩,稳固村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良好自然生态和资源优势,抓好能人兴村,探索好产业联盟,强强联手,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有机和“精优特”的农业产业高品质发展之路,做到山上有果色、山下有稻香、水里有虾蟹、田边有牛羊。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订单产销等,逐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联建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打破原有村域界限,特色种养产业和基地建设呈现连片带动、融合发展。
资源联享,互助协作。用活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方式,将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30万入资石泉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中池镇新社区工厂厂房建设项目,助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集体经济分红增收。鼓励本村劳动力到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企业务工,宣传相关就业政策支持。推动苏陕协作由扶贫协作向全方位战略合作升级。我村与帮扶单位石泉农商银行或筷子铺村扶贫互助协会间开展产业信贷活动,以资本共享化解发展资金难题;积极参与城镇社区蜂糖李产业培训、堰坪村种植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技术共享不断培育壮大联建村优势产业;积极向有关站所反馈发展需求,请求协调资源对接等信息共享;村“两委”人才、“土专家”“田秀才”等信息库,加强各类人才跨村交流学习,实现乡土人才片区共享共育。加大致富带头人、职业农民等重点人才的培育力度,以人才共享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