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rmzfbgs-GK-2003-1843 | 发布日期: | 2003-02-24 09:15 |
来源 | 县档案史志馆 | ||
内容概述 |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
1998年2月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上级党委 、政府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届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拼搏奋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 目标任务,开创了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7.2%的速度持续增长,质量和效益不 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3亿元,比上年增长8.5%,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地方财政收入达2659万元,年均增长8.4%。
经济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农村经济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力度,蚕桑、黄姜、烤烟、畜牧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农村手误增长的主要来源。工业经济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技术改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06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7年的38.3:24:37.7调整到27.2:33.8:39.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五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77亿元,年均增幅高达50.3%。安石二级公路、石泉水电站二期扩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喜河水电站、石两二级公路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启动。路。电、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国企改革稳步推进,一批企业从国有序列中有序退出。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全县农民人均负担减轻42.9%。县乡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效明显,财政、人事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卫生等各项改革都取得新的成绩,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创省级综合服务县顺利达标。各类教育持续发展,“两基”目标顺利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顺利实现。广播电视、医疗卫生、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司法、工商、审计、统计、气象、方志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民主与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三五”普法。顺利启动“四五”普法,深入推进依法治理,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收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得到加强。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卫华了社会政治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90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5元,年均增长2.4%。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救灾救济扎实有效开展。以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一个低保”目标基本实现。
回顾五年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指的总结和肯定: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上下人心思进、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思想更加统一,人心更加凝聚;二是抢抓西部大开机遇,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争取到了喜河水电站、安石二级公路、石两二级公路等一批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强力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积极探索符合石泉实际的发展路子,对县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思路日趋成熟;四是在困难和灾害面前,全县广大干部权表现除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一次次克服了困难,战胜了灾害,赢得了胜利。
——摘自明平英2003年2月24日在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