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ZFBM-zfzsfpj-fpcx--2018-0021 公开日期: 2018-11-21 09:49
来源
内容概述

贫困村蝶变成“幸福村”

石泉县曾溪镇油坊湾村山大沟深,6个村民小组共455户1338人,2018年全村在册贫困户77户172人。过去因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属于典型的贫困村。

2016年年初,石泉县委宣传部开始包抓帮扶油坊湾村,经过深入调研后,确定了物质精神“两手抓”的脱贫攻坚思路,着力打好“产业牌”“硬件牌”“道德牌”,油坊湾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打造长效产业助增收

在油坊湾村一处名叫小弯梁的山坡上,一排排蜂箱依次在丛林中排开,一群群蜜蜂趁着初冬的暖阳正忙着把山里的野菊花等百花蜜采回家。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涂应辉也忙着打开蜂箱、取出饱满的蜂巢,用刀慢慢割下蜂蜡,放入摇蜜机内。不一会儿,半桶黏稠金黄的蜂蜜就被摇出来。

今年4月,石泉县委宣传部专门拿出4.6万元,安排驻村工作队为油坊湾村购回126箱蜜蜂,成立了“格一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42户贫困户入社发展。

如今,合作社已经带动全村发展养蜂400多箱,其中贫困户发展210多箱。前一段时间,合作社还现场向贫困户兑现分红资金6.3万元,4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

驻村工作队紧抓产业扶贫、群众增收这个“牛鼻子”,坚持以实施支部引领、能人兴村战略为重点,积极联系陕西天成、安康柏盛、石泉正兴等公司与农户发展“订单产业”。

通过大力推行“支部+能人(公司)+贫困户”的方式,目前全村已培育养蜂、蚕桑、黄花菜专业合作社各1个,生态农场5个,产业大户5户,建远教扶贫示范点1处,今年发展烤烟120亩,黄花菜220亩,魔芋100亩,养蚕200张,2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务工就业,42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及能人大户带动下受益。

“大山里的好环境造就了我们这里农产品的好品质!”驻村工作队队长谭家瑞说,下一步合作社还打算对村里的生态农产品去注册商标,力争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从而带动更多的村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改善基础设施美乡村

初冬时节,漫步在油坊湾村,一条条通村到组联户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在山间林下,把农户和产业园紧密联在了一起;道路两旁一栋栋白墙红瓦搬迁楼房,还有文化广场上欢乐的跳舞人群……点缀在大山之中,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村主任李松华感慨地说,这些变化多亏了县委宣传部驻村实施大力帮扶。

要想富,先修路。石泉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针对油坊湾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还打出了“硬件牌” ,不断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年来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修或硬化6条通村通组路、产业路,共计15.1公里,新建或改造5座便民桥,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新建或改建12处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实现了家家户户都通自来水。

同时加快推进“两房”建设,累计实施移民搬迁63户,对15户贫困户危房进行了改造,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危房改造清零行动有效保障了贫困户住房安全。

相继新建了河堤,建成了村互助幸福院和文化广场,在村里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重要路段安装了路灯,还带领群众积极整治环境,绿化美化村内道路,努力打造美丽乡村。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做梦都没想到水泥路还能铺到我们这里来!”家住油坊湾村六组的贫困户张龙贵指着刚刚铺好的水泥路开心地说。如今路通了,张隆贵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不但养了4箱土蜂,还养了2头牛,种植了5亩魔芋和近百平方米的天麻。

实施精神文明塑新风

“前几年我给母亲看病借了不少钱,这两年我努力发展产业,先后移栽了二十多亩野山药,种植魔芋十多亩,顺利实现了脱贫!”在油坊湾村的产业发展和扶志大会上,励志贫困户李立红讲述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的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扶贫先扶志。石泉县委宣传部在包抓油坊湾村脱贫攻坚中,注重把文明创建、社会治理、文化活动、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相结合,坚持以新民风文化传播活动为抓手,着力提升贫困群众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

针对农村人情过重、相互攀比等问题,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健全了“四会”组织,通过开展“道德评议”“红白理事监督”“家训家规上墙”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村风民风得到进一步好转。

油坊湾村三组的贫困户谢美华,不孝敬父母,对帮扶干部有抵触情绪,经过群众道德评议上了村上的“黑榜”,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帮扶干部多次谈心开导,现在扶贫工作队到家后,他就热情地招呼到屋里座,愉快地和工作队员交谈拉家常,表示痛改前非,孝敬老人,发展产业,勤劳致富。

日前,省文联“助力脱贫攻坚”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油坊湾村,一场精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这里好戏连台,乡村也热闹起来。”村民王中宏感慨地说:“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村容村貌整洁了,文化活动也多了,乡村民风更加淳朴了。

“现在倡导喜事新办,丧事从简,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还带出了好民风好村风。”油坊湾村支部书记李国金表示,如今乡风文明已经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百姓们幸福感普遍提升,日子正在逐渐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