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石泉概况> 石泉史志>正文详情

大 禹 治 理 汉 江 史 考

时间:2011-03-08 00:00作者:李佩今 源自:石泉县人民政府 
  在中国文明史上,有没有夏王朝及夏文化,有没有夏禹王学术界已争议了多年。前几年,我作为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理事,应邀参加了四川省“大禹及夏文化研讨会”。在会上,来自全国一百多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将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和考古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遍布于山东、四川、豫西、晋南、陕南一带的古代文物,就是夏人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特别是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重大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距今四千年前,在中国曾确有过一次自然灾害集中暴发的异常期。当时,频繁的自然灾害、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激烈的部族战争,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大动荡,也造就了部族和部族的领袖。历史上确实有个夏王朝。大禹正是夏王朝的创始人。由于他治水救民的功劳特别大,才被后世人称为夏禹、大禹、神禹。
  据文献资料记载,汉江,原来是一条古老的江河。四千年以前,大禹也曾沿着汉江,进行过考察和治理。他的功绩,在《尚书禹贡》中这么记载的:“导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于入海”。他治水“先厥成功”后,受到了汉江两岸万民的敬仰。人们世世代代传颂他的功德。为了缅怀和悼念大禹,后来,沿汉江两岸祭祀他的禹王庙,禹王宫星罗棋布,比比皆是。
  大禹治理汉江,虽然离现在非常遥远,留下的史料也不多,其中还有不少是神话传说,但我们通过考古的发掘和古文献资料的研究,仍可以拨开神话的迷雾,还其历史的真实。我们通过大禹治理汉江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到大禹治水所经过的艰苦历程和伟大的功绩,还可以看到我们古老的汉江对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促进汉江两岸物质和文明的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汉江,是古梁州最北的一条大河。约四千年前,当时梁州的地势,北面有华山,冢山(在今汉中宁强县境内);西北有岷山之脉(今四川北部);西面有蔡山(在今四川省雅安县东)、蒙山(在今四川省名山县境内);南面和东面也有大山横亘。大山四面环抱,当中一片汪洋。沿冢山西至岷山,南至蔡山、蒙山,更南到南部横亘的大山、一脉相连,仿佛像座桥梁。因此,当时便把这一大片土地取名为梁州。
  大禹荆州治水完毕,从大别山下来,西行数日,经过内方山(湖北荆门县东外),到了荆山(襄阳县西)。此处,正是当时荆梁二州分界之地。在这里,大禹忽然发现一条沧浪之水从西北方面冲击震荡而来,经过荆山东北麓,直向东汹涌流去。看那水势,实在厉害。它迫使两岸人民无可栖息之地。禹考察汉江的下游,他发现江水受到大别山麓阻挡,忽又折向南流,滔滔地流向云梦大泽(即今包括洞庭湖在内的整个江汉平原),汇入长江。
  大禹继续察看水势。他发现在这里,不仅有从西面奔腾呼啸而来的汉江,还有从北面而来的丹江和白水,水势亦甚大。三条江水,其水患不仅威胁着沿河两岸的人民生活,而且对下游的荆州、扬州,仍有很大的威胁。
  大禹察看水势完毕,立即叫来治水大军的头目,命令在河水的两岸筑起堤防来。众人不解,问大禹:“你向来治水总是顺水之性,高者凿而通之,卑者疏而泻之,使河流畅通,东流入海。如今,你怎么用起堤防来,难道不怕它将来溃决么?大禹说:汉江之水与黄河等流不同。黄河上游流经黄土,挟带甚多,而下游又无大湖之渲泄,用了堤防之后,泥沙淤积,年长月久,必定溃决:而汉江之流,水清见底,流态平稳,只在夏秋两季,上游水势盛涨,地势又陡,流势因而剽疾,在这里用堤防一拦,使它就范,直向云梦大泽而去,这样人民才可以安居乐业。众人被说服了,头目们带着治水大军就依大禹的治水方案,在这里修筑了三个大堤。所以,后来有人就把这个地方名为“三”。
  为了探索汉江之源,大禹接着溯沧浪之水而上,日夜西行,不辞劳苦。一日,到了陕西旬阳县东小买铺,只见那里依山临水,风景秀丽,但汉江水势紧迫,水流不利,大禹就指挥众人疏凿。恰好,那江水的北岸,有一个天然的岩穴,高约八尺,深约九尺有余,正是理想的憩息之所。白天,大禹和众人一起疏凿汉江,晚上便在这里歇息。
  接着,大禹又乘舟继续西行,最后直穷汉水之源。大禹上了冢山。只见那周围数百里的地方,山势高大雄伟,林木蓊郁。大山两边,各有一条大水分别逆向而流。两条大水的源头,不仅相近而且相通。他当时便把流向东边的大水称为汉水,流向西边的大水叫做潜水。潜者,地下流出之水也。潜水后又叫西汉水,下流合白龙江汇入嘉陵江。大禹找到了汉水之源,对汉水稍稍作了些疏通。至此,梁州北部水患已平,全梁州治水业已大功告成。

  大禹治理汉水史实,不仅可见于古文献资料的记载、民间口头传说,在汉江流域,也还残留有大禹治水的遗迹。汉江中游的旬阳“禹穴”,便是禹迹之一,它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小买铺。其江北岸,有一洞穴,上面有摩崖石刻,上刻有“禹穴”二字。《兴安府志?古迹志》载:禹穴“岩洞一丈许,纵横皆一丈有余,相传禹治水至此,上刻禹穴二字。”紧靠“禹穴”二字,还有唐代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黄土县(今旬阳县旧名)摩崖刻石,其字径约三厘米,现能辨认出者只有三百五十个字,书法“新鲜秀和,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虽然文字多有漫漶,断文极多,很难成读,但其文意表明:这里在唐代时,就常有官吏及文人学士集会乘兴吟诗,歌颂大禹的功绩。此处的“禹穴”二字,现虽不能断定为是大禹所亲书,但其遗迹久远,早在唐代,就识定此穴就是大禹的憩息之所了。它是天下四大禹穴之一。
  汉江上游,在今陕西宁强县烈金坝,有株古老的桂树,叶繁枝茂,形若华盖,这就是时历千年的禹穴古桂。这里有一座暴毁于“文革”时的禹王宫。由禹王宫旧址沿汉江北去,有一个绝壁千仞的白岩湾。白岩湾半岩上有一个石洞,洞内有巨石突出,乡人称巨石叫“石牛”。石牛的背及臀部有八个古字,字如蝌蚪,光怪陆离,今人瞪目不识,以意揣之,可能是“冢导漾,东流为汉”。据《续修陕西交通志》载:“昔禹治水,绩用攸成,则勒石以记其威。是以岣峻有碑,志‘南条’也;崆峒有碣,志‘北海’也冢有石,志‘汉源’也。”冢禹碑,是否是大禹原留下的真迹,或者后人又有所修饰加工,还有待于考证,但它为大禹治理汉江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也算提供了一个翔实的左证。
不可否认,大禹治水为中华民族谱写出了一曲雄伟壮丽的战歌和颂歌。他以古冀州开始,治理黄河、淮河、长江、汉江奔走于海北山南,穿凿于山岭,终于治理了天下水患。想当时交通不便,工具落后,又无经验和技术,困难重重。他能制服天下水患吗?由此有人怀疑大禹治水不是史实,还是一个神话。我认为大禹治水尽管当时生产力低下,条件落后,但他最后终于制服水患,客观地讲,也是可能的。他不是神话,而是史实。大禹治水成功,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巨大的精神力量

  据《太平御览》载:“禹始忧民……禹常昼不暇食,而夜不暇寝,方是时,忧务民也。”他一心为公,一心为天下,没有半点私心和杂念。他的父亲原为朝廷所杀,但他以为乃为公益,不是私怨。于是继承父业,决心制服洪水。治水中他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而“生偏枯之疾”,走路“步不相过”。积劳成疾,他不在乎;居外十三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制服水患,他年至三十而未娶,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都献给治水大业。正因为大禹有这么一股精神力量,才能使他吃苦在前,迎难而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终于治水成功。

  二、广用人才,依靠群众治水

  据《吕氏春秋?求人》载:禹走遍东南西北“以求贤人”。后来,他带领数以万计的治水大军,其中也确实招募来了许多贤人。如《荀子?成相篇》说:大禹“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在大禹的治水大军中,他启用了大批助手。这些人尽职尽责,真心拥护大禹,发挥了各自聪明才智,为治水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以疏导为主的正确治水方法

  大禹接受了父亲治水专靠堵截湮塞的方法而导致失败的教训。他采用的是以疏导为主、疏导和湮塞相结合的方法。据《汉书?郊祀志》载:“昔禹疏九河,决四渍”,这是一个符合当时地情、河情、水情的,是一个顺应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大禹治理黄河、渭河,采用了疏导之法;治理汉江和彭蠡大泽,采用了湮塞法。这样有疏有塞,有导有堵,因情而导,因地制宜,方法合理,治水科学。这是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纪律严肃,赏罚分明

  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穆穆,为纲为纪”。他处处以身作则,为治水大军的头目和民夫做出了表率。茅山大会,他“爵有德,封有功”奖励有功人员,而对不按时到会的治水头目防风氏“ 杀而戮之”(《国语?鲁语下》)。由于他治军赏罚分明,分散的队伍,变成了铁的队伍,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队伍。
  五、现场勘,合理规划

  据《尸子》载:“禹理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澜中”。这就是流传下来的河精授河图的故事。它虽然属于虚幻,但却反映了大禹还曾“观于河”,进行了实地考察,而且还表明大禹治水是有图纸的。《拾遗记》载有“禹凿龙关之山 ”时见羲皇授大禹玉简一支“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仗量度天地”。这说明大禹治水还有丈量工具。有丈量,有规划,就有治水的科学蓝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四千年前,凶猛的洪水泛滥于天下是事实,大禹治水并能取得成功,也是史实,不是神话。  大禹确是我国最早的水利专家。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历史人物。今天,我们应该拨开神话和传说的迷雾,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应该说,大禹是我国夏王朝的奠基者,是炎黄之后的又一人文初祖。他是我国人人称颂的古代治水英雄。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禹治理汉江,功者千古,也是史实。他寻觅汉水之源,治理汉江之水,其治水功绩,可与日月争辉,与天地齐寿。他的崇高精神,也有如源源而流的汉江,将哺育着汉江两岸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