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石泉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石泉县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 ||
索引号 | xzfgzbmsqxfzhggj/2025-0040 | 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公开责任部门 | 石泉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石发改发〔2025〕191号 | 成文日期: | 2025年05月12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5-05-12 09:14 |
内容概述 | 《石泉县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石泉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通过,现予印发,请你单位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驻石各单位:
《石泉县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石泉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通过,现予印发,请你单位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石泉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5月12日
石泉县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五个当标杆做示范”和“美好石泉”建设目标要求,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坚决打好“八场硬仗”重点任务,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村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启航。
二、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5%。
三、重点任务
(一)聚力项目攻坚扩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把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推动经济发展稳速扩量、提质增效。一要精研政策抓谋划。紧盯中省政策导向支持方向,瞄准“两重”“两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生态环保、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资金投向,精心谋划年度和“十五五”重大项目,力促储备项目500个、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加强向上沟通对接,力争一批优质项目进盘子、快落地,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二要链式思维抓招商。强化领导干部带头抓招商“实绩晾晒”、线索项目对接及督考问效、要素保障部门服务招商制度措施,组建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工作专班,广泛收集招商项目线索,动态完善目标企业清单,分区域分批次针对性开展招商活动,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8个、工业项目30个,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1.7%以上。三要多措并举抓推进。紧盯项目“五率”落实“四个一批”关键举措,创新推行重点项目审批、推进、保障周例会制度,综合运用领导包抓、专班推进、观摩点评、督导问效措施,强化调度协调、集中开工、要素保障,全年实施高质量项目133个,推动鱼菜肽智慧渔业与大健康产业化等123个新建项目6月底前全部开工,蛋禽养殖园区等70个项目投产投用。
(二)聚力提振消费促内需,释放高质量发展巨大潜力。创新开展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服务消费新引擎,精细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式、融合式”等消费场景,强化石锅鱼、餐饮夜市、精品民宿等优势行业消费转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供给水平,不断扩大旅游消费。探索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培育一批新的消费增长点。抢抓中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扎实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等七大领域设备更新和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加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力度,强化限上商贸流通、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确保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1户以上,拉动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
(三)聚力产业转型强链群,蓄积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坚持以五大产业链群建设为牵引,实行“链长统筹、链主带动、专班服务、县镇协同”,促进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一要实施富硒食品预制菜首位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聚焦“全国富硒食品产业强县、西北预制菜之乡”定位和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新建预制菜保供基地5000亩,建成投产年产5000万袋富硒食品汤料包等9个产业链项目,招引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3户以上。加快推进小碗菜“百城千店”布局,新发展连锁门店20家以上,确保首位产业产值增长8%以上。二要实施生态旅游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聚焦“中国汉江石泉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定位,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十百千”行动,实施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升等10个项目,力促隐居乡里、澡雪佳隐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精心办好四季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线上线下创新营销引流,不断增强石泉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力促接待游客人数和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8%。三要实施装备制造重点产业能级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制造业研发投入和技改扩能力度,提速推进弘斯尚新材料绿色产业园、高分子防水新材料加工等项目,引导奥邦重工、康达电子、天成丝业等企业深度参与省市重点产业链分工,“卡位入链”提升协作配套水平。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定期组织产品发布活动,多措并举促进企业稳产达效,力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以上。动态完善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靶向帮扶指导入库,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四要实施蚕桑优势产业创新提质行动。以建设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和6A级生丝加工基地为抓手,扎实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开工建设蚕茧高质量加工产业园,建成投用池河蚕桑工坊,确保全年养蚕发种9.2万张、产茧3680吨,优质桑园达4万亩。五要实施秦巴医药特色产业延链补链行动。围绕“建基地、强招商、育龙头、树品牌”发展思路,招引培育链主企业1家以上,建成陕南道地中药材基地,实现中药材种植总面积5万亩,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四)聚力城乡融合提品质,培塑高质量发展最美颜值。坚持“一核引领、四区联动”发展布局,统筹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持续提升城镇能级和功能水平,不断壮大县域发展承载力和聚合力。一要提升城镇品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4个老旧小区、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环城路东段雨污水管网提升、红花片区公共停车场等一批项目,因地制宜打造“口袋公园”“街头小景”,不断提升县城核心引领“主引擎”作用。持续推进池河金蚕小镇、后柳水乡等重点镇建设,促进城镇功能衔接互补、协同发展。二要完善城乡设施。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开工建设杨柳新区市政配套、迎丰-云雾山-县城及古银路改建等项目,加速推进太阳岛环线、秦巴1号风景道石泉段等项目,力促汉江四桥主体建成。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饶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杨柳防护区(右岸)综合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供水、灌溉和防洪能力。三要夯实乡村基础。培优壮大畜禽、蔬菜、魔芋、林果等特色农业产业,稳定粮食种植24万亩,发展蔬菜8.5万亩、魔芋8300亩、特色林果2000亩,猪牛羊出栏17.75万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2个、农业龙头企业1个、产业化联合体1个,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5个,确保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统筹推进25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和东部蚕桑农耕文化、南部汉江生态经济、西部秦岭河谷度假和北部森林康养4条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拆清补建”攻坚成果,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两个挂钩量化”机制,新增省市级以上“千万工程”示范村10个,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村达20%。
(五)聚力优化环境育优势,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提升生态、营商“两大环境”,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要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建立秦岭生态环保问题线索排查报送机制,抓实做好省市暗访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加强景区景点、农家乐、民宿规范管理,完成“五类”矿山整治年度任务,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从严管控扬尘污染、散煤散烧、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常态化抓好河湖“清四乱”,推动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转运等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强化土壤分类管控和污染源头治理,确保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汉江水质保持Ⅱ类标准、空气质量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产业,力促石泉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EOD等项目获批,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二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一体推进“亲商助企日”、县长营商环境“三本账”、企业帮扶“六个一”等制度机制,打好“普惠式纾困+直达式支持+滴灌式帮扶”组合拳,推动减税降费、惠企纾困、降本增效等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承诺制”等综合改革,推动24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经开区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率达100%。用好用活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用一流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要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实施新一轮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加强五大产业链与秦创原总窗口、市级重点产业链科技团队精准对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个、转化科技成果4个、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2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化、数字资源体系集成化,积极探索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服务,统筹布局人工智能支撑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快预制菜、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协同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数字乡村等应用板块建设,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六)聚力改善民生保底线,共享高质量发展幸福生活。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期待,采取更有力的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举措,办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保障水平,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一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用好零工市场、人才夜市等平台,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促城镇新增就业15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以上。二要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格。加快防返贫帮扶政策与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专项救助、全民参保等政策,扎实推进“一老一小”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后柳区域性敬老院,启动县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前期,确保居民养老、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97%以上。三要统筹抓好“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实施新一轮教育提振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石中迁建项目,建成投用城区幼儿园,确保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加快创建“千县工程”,大力推进中医院及各镇中医馆提标扩能,建成县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巩固拓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推动图书馆、博物馆、城展馆等文化阵地联动融合,精心办好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四要筑牢守好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化三制”提升工程,强化水陆交通、建筑施工、工贸企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开展城镇燃气、消防安全、非煤矿山等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深化书记民情“三本账”、信访工作法制化和“321”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排查化解存量债务、欠薪欠资、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石泉县2025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计划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4年完成情况 |
2025年预期目标 |
责任单位 |
备注 |
||
完成量 |
增速 |
完成量 |
增速 |
||||
一、综合经济发展指标(25项) |
|||||||
1 |
生产总值 |
78.8亿元 |
6.4% |
84.47亿元 |
6.5% |
县发改局 |
|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13.2% |
— |
12.0% |
县经贸科技局 |
|
3 |
固定资产投资 |
55.83亿元 |
7.4% |
59.74亿元 |
7.0% |
县发改局 |
|
4 |
社会资本投资 |
38.17亿元 |
3.3% |
41.6亿元 |
9.0% |
县发改局 |
|
5 |
民间投资 |
41.8亿元 |
14.7% |
45.98亿元 |
10.0% |
县发改局 |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2.38亿元 |
8.4% |
45.77亿元 |
8.0% |
县经贸科技局 |
|
7 |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60.8% |
— |
61.0% |
— |
县经贸科技局 |
|
8 |
财政总收入 |
4亿元 |
-7.53% |
4亿元 |
持平 |
县财政局 |
|
9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2亿元 |
0.63% |
1.28亿元 |
6.5% |
县财政局 |
|
10 |
地区税收收入 |
7816万元 |
-14.24% |
9400万元 |
20.27% |
县税务局 |
|
11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25.18亿元 |
4.45% |
23.89亿元 |
-5.1% |
县财政局 |
|
12 |
民生支出占比 |
88.24% |
— |
80%以上 |
— |
县财政局 |
|
13 |
向上争取资金 |
24.31亿元 |
— |
20亿元以上 |
— |
县财政局 |
|
14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5690元 |
5.3% |
37653元 |
5.5% |
县发改局 |
|
15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5958元 |
7.4% |
17155元 |
7.5% |
县农业农村局 |
|
16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1.18% |
— |
52% |
— |
县发改局 |
|
17 |
新增市场主体 |
1708户 |
— |
1500户 |
— |
县行政审批局 |
|
18 |
实际使用内资 |
10.3亿元 |
— |
11.5亿元 |
11.7% |
县招商服务中心 |
|
19 |
实际使用外资 |
234万美元 |
— |
135万美元 |
-42.3% |
县招商服务中心 |
|
20 |
外贸进出口总额 |
1.2亿元 |
106.9% |
1.5亿元 |
25.0% |
县经贸科技局 |
|
21 |
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链产值 |
47.25亿元 |
15.2% |
51.03亿元 |
8.0% |
经开区管委会 |
|
22 |
生态旅游产业链产值 |
39.08亿元 |
8.24% |
42.21亿元 |
8.0% |
县文旅广电局 |
|
23 |
装备制造产业链产值 |
4.38亿元 |
172.3% |
4.82亿元 |
10.0% |
经开区管委会 |
|
24 |
蚕桑产业链产值 |
19亿元 |
持平 |
20.14亿元 |
6.0% |
县农业农村局 |
|
25 |
秦巴医药产业链产值 |
10亿元 |
8.0% |
11亿元 |
10.0% |
县市场监管局 |
|
二、农业发展指标(21项) |
|||||||
26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11.87亿元 |
4.0% |
12.4亿元 |
4.5% |
县农业农村局 |
|
27 |
新建高标准农田 |
1200亩 |
— |
3500亩 |
— |
县农业农村局 |
|
28 |
粮食种植面积 |
23.75万亩 |
0.21% |
24万亩 |
1.05% |
县农业农村局 |
|
29 |
粮食总产量 |
6.05万吨 |
0.45% |
6.2万吨 |
2.48% |
县农业农村局 |
|
30 |
油料种植面积 |
9.4万亩 |
0.29% |
9.43万亩 |
0.3% |
县农业农村局 |
|
31 |
油料总产量 |
1.46万吨 |
1.55% |
1.47万吨 |
0.68% |
县农业农村局 |
|
32 |
蔬菜面积 |
8.5万亩 |
2.95% |
8.5万亩 |
持平 |
县农业农村局 |
|
33 |
蔬菜产量 |
10.4万吨 |
5.28% |
10.43万吨 |
0.29% |
县农业农村局 |
|
34 |
蚕茧产量 |
3630吨 |
8.4% |
3680吨 |
1.38% |
县农业农村局 |
|
35 |
魔芋产量 |
4.55万吨 |
持平 |
4.55万吨 |
持平 |
县农业农村局 |
|
36 |
黄花产量 |
1400吨 |
持平 |
1400吨 |
持平 |
县农业农村局 |
|
37 |
茶叶产量 |
1744吨 |
10.45% |
1750吨 |
0.34% |
县农业农村局 |
|
38 |
特色林果产量 |
5990吨 |
5.0% |
6500吨 |
8.5% |
县林业局 |
|
39 |
烤烟产量 |
1.69万担 |
1.05% |
1.7万担 |
0.6% |
县烟草局 |
|
40 |
猪出栏 |
13.2万头 |
-8.4% |
13.86万头 |
5.0% |
县农业农村局 |
|
41 |
牛出栏 |
0.9万头 |
-19.8% |
0.95万头 |
5.0% |
县农业农村局 |
|
42 |
羊出栏 |
2.8万只 |
-8.9% |
2.94万只 |
5.0% |
县农业农村局 |
|
43 |
家禽出栏 |
74.6万羽 |
-11.6% |
78.3万羽 |
5.0% |
县农业农村局 |
|
44 |
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 |
1个 |
— |
2个 |
— |
县农业农村局 |
|
45 |
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企业 |
3户 |
— |
1户 |
— |
县农业农村局 |
|
46 |
新增集体经济年收益50万元以上村 |
22个 |
— |
达20% |
— |
县农业农村局 |
|
三、工业及建筑业发展指标(9项) |
|||||||
47 |
工业及建筑业增加值 |
18.65亿元 |
12.7% |
20.89亿元 |
12.0% |
县经贸科技局 |
|
48 |
工业投资 |
16.98亿元 |
28.0% |
18.68亿元 |
10.0% |
县经贸科技局 |
|
49 |
制造业投资 |
13.51亿元 |
12.7% |
14.59亿元 |
8.0% |
县经贸科技局 |
|
50 |
技改投资 |
— |
-57.4% |
— |
5.0% |
县经贸科技局 |
|
51 |
建安投资 |
51.9亿元 |
5.2% |
55亿元 |
6.0% |
县发改局 |
|
52 |
房地产投资 |
1.98亿元 |
-32.5% |
2.08亿元 |
5.0% |
县住建局 |
|
53 |
建筑业产值 |
16.71亿元 |
10.06% |
17.71亿元 |
6.0% |
县住建局 |
|
54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
5户 |
— |
6户 |
— |
县经贸科技局 |
|
55 |
新增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或房地产企业 |
6户 |
— |
2户 |
— |
县住建局 |
|
四、服务业发展指标(16项) |
|||||||
56 |
服务业增加值 |
48.28亿元 |
4.7% |
51.18亿元 |
6.0% |
县发改局 |
|
57 |
批发业 |
— |
7.0% |
— |
4.0% |
县经贸科技局 |
|
58 |
零售业 |
— |
10.0% |
— |
12.0% |
县经贸科技局 |
|
59 |
住宿业 |
— |
10.0% |
— |
12.0% |
县经贸科技局 |
|
60 |
餐饮业 |
— |
13.0% |
— |
15.0% |
县经贸科技局 |
|
61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4.65万平方米 |
2.2% |
4.79万平方米 |
3.0% |
县住建局 |
|
62 |
旅游接待人次 |
645.9万人次 |
7.75% |
697.6万人次 |
8.0% |
县文旅广电局 |
|
63 |
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 |
— |
4.0% |
— |
8.0% |
县委宣传部 |
|
6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 |
— |
0.6% |
— |
12.0% |
县发改局 |
|
65 |
居民服务等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 |
— |
29.3% |
— |
20.0% |
县发改局 |
|
66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149.53亿元 |
9.98% |
162.24亿元 |
8.5% |
县金融管理局 |
|
67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76.5亿元 |
4.95% |
79.94亿元 |
4.5% |
县金融管理局 |
|
68 |
邮政业务总量 |
— |
10.3% |
— |
20.0% |
县邮政分公司 |
|
69 |
电信业务总量 |
— |
14.7% |
— |
18.0% |
县电信分公司 |
|
70 |
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 |
7户 |
— |
10户 |
— |
县经贸科技局 |
|
71 |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
0户 |
— |
1户 |
— |
县发改局 |
|
五、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标(12项) |
|||||||
7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
— |
9.0% |
— |
6.0% |
县经贸科技局 |
|
7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
— |
4.0% |
— |
5.0% |
县经贸科技局 |
|
74 |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
— |
— |
— |
10.0% |
县发改局 |
|
75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
— |
0.7% |
— |
2.0% |
县发改局 |
|
76 |
互联网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 |
— |
-1.8% |
— |
1.0% |
县发改局 |
|
7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
— |
-0.1% |
— |
2.0% |
县发改局 |
|
78 |
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 |
— |
0.35% |
— |
县经贸科技局 |
|
79 |
技术合同(含农业技术合同)成交额 |
9968万元 |
21.48% |
1.02亿元 |
2.0% |
县经贸科技局 |
|
80 |
新增授权发明 |
4件 |
— |
2件 |
— |
县市场监管局 |
|
81 |
高价值专利 |
6件 |
— |
6件 |
— |
县市场监管局 |
|
82 |
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 |
56户 |
— |
62户 |
— |
县经贸科技局 |
|
83 |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
15户 |
— |
16户 |
— |
县经贸科技局 |
|
六、社会事业发展指标(10项) |
|||||||
84 |
城镇新增就业 |
1509人 |
— |
1510人 |
— |
县人社局 |
|
85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4.7万人 |
— |
4.71万人 |
— |
县人社局 |
|
86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6% |
— |
3.6% |
— |
县人社局 |
|
87 |
高中招生 |
1058人 |
3.93% |
1168人 |
10.4% |
县教体局 |
|
88 |
职中招生 |
603人 |
-2.74% |
575人 |
-4.6% |
县教体局 |
|
89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8.73% |
— |
98.73% |
— |
县教体局 |
|
90 |
普惠性幼儿园占比 |
100.0% |
— |
100.0% |
— |
县教体局 |
|
91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9.0% |
— |
99.0% |
— |
县人社局 |
|
92 |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 |
98.15% |
— |
97.0% |
— |
县医保局 |
|
93 |
消费品质量合格率 |
95.9% |
— |
96.0% |
— |
县市场监管局 |
|
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指标(12项) |
|||||||
94 |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量 |
下降2.0% |
— |
下降2.0% |
— |
县发改局 |
|
95 |
PM2.5浓度 |
23微克/立方米 |
— |
26微克/立方米以内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96 |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
下降5.46% |
— |
下降3.7%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97 |
重点工程COD减排量 |
113.92吨 |
— |
100吨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98 |
重点工程氨氮减排量 |
5.91吨 |
— |
5吨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99 |
重点工程氮氧化物减排量 |
13.86吨 |
— |
12吨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100 |
重点工程VOCS减排量 |
16.76吨 |
— |
15吨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101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
360天 |
— |
355天以上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102 |
辖区断面水质 |
Ⅱ类标准 |
— |
Ⅱ类标准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103 |
辖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0% |
— |
100.0% |
— |
县生态环境分局 |
|
104 |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95.0% |
— |
95.0% |
— |
县住建局 |
|
105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9.95% |
— |
99.95% |
— |
县住建局 |
|
【PDF原文】石发改发〔2025〕191号
【领导解读】https://www.shiquan.gov.cn/Content-282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