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czj/2025-0020 | 公开日期: | 2025-05-09 16:10 |
来源 | 石泉县财政局 | ||
内容概述 |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202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中心目标任务,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要求,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落细“提质增效”要求,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同比下降7.53%。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016万元,占年度预算12800万元的93.88%,同比增长0.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816万元,较上年减少1298万元,下降14.24%,税收占比65.05%;非税收入完成4200万元,非税占比34.95%。
2024年,经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240644万元。预算执行中,上级转补增加、调入资金减少等变化,全县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255650万元。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1809万元,较上年增长4.45%,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8.50%,其中:民生支出完成222195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8.24%。
至年底初步结算,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16万元,加上级各类补助资金215661万元、政府一般债务(债券)转贷收入13114万元,上年结转专项32806万元后,当年收入总量为273597万元。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1809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4070万元、上解支出4390万元后,当年支出总量为26026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3328万元,剔除结转下年使用专项13328万元后,当年净结余0万元。
2024年,省市转贷我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务13114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8200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教育、交通、生态环保等公益性项目;再融资一般债券3770万元,用于偿还部分到期一般债券本金;地方政府向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借款收入1144万元,主要用于陕西特色小镇发展建设项目。全县一般债务余额121000万元,债务风险基本可控。
(二)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9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4.7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136万元,城建及其他基金收入2840万元。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03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5.63%,其中:城乡社区支出3911万元、农林水支出1592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3441万元、其他支出31422万元。
至年底初步结算,2024年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为9976万元,加上级基金补助收入3678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6746万元、上年结转专项3718万元后,当年收入总量为84118万元。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为40366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39869万元,当年支出总量为80235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883万元。
2024年,省市转贷我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66746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30147万元,重点支持西康及西渝高铁建设、城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幼儿教育提升、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置换部分存量隐性债务等领域;再融资专项债券5730万元,用于偿还部分到期专项债券本金;置换专项债券收入30869万元,用于偿还存量隐性债务。全县专项债务余额158800万元,债务风险基本可控。
(三)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5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5万元,当年收入总量为65万元。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65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万元。
(四)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3395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88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066万元;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为2963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1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441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9187万元,其中当年收支结余4313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全县财政收支决算工作和省对县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将会有一些变化。待决算汇审编制完成并经审计后,届时再按程序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1.财政收支平稳有序。在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大、财政收支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密切关注收入情况,及时跟踪分析、预判趋势,尽早谋划对策;依法依规加强税收收入组织,深入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较上年增长0.63%。二是保持必要支出强度。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18亿元,较上年增长4.45%,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三是精准发力争取资金。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多次赴省市对接汇报,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全县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全年累计向上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2.1亿元,争取到位新增政府债券资金2.21亿元,争取补充基金财力及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专项债券4.21亿元。
2.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统筹兼顾、精打细算、有保有压,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公务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支出完成22.2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8.24%,较上年增长6.32%。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全县教育支出达3.42亿元,占财政支出13.56%,足额保障生均经费,支持改善和提升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同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政府补助标准;安排资金1.21亿元,积极履行困难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退役军人、孤儿等特殊群体兜底保障职责。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57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足额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及种粮等补贴政策,守牢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3.集中财力支持发展。在县级财力有限、收支平衡压力异常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压减、盘活、争取力度,集中财力近3.8亿元支持县域发展。其中安排专项预算50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前期建设;安排文旅产业发展基金2065万元为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安排5425万元用于兑现企业清欠奖补、设立工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500万元、兑现各类企业补助3076万元,促进县域企业良性发展;筹集4300万元全力支持杨柳生态新区项目建设;争取债券资金2.21亿元支持红花北片区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基础设施、文旅发展、教育提升、乡村振兴、市政改造、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领域建设。为县域56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共计1.81亿元,帮助31户企业顺利倒贷还款37笔2亿元,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从严落实三保预算审核机制,常态化监控“三保”预算执行情况和库款保障水平,确保不发生“三保”风险事件。在财力及库款调度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足额优先落实“三保”支出12.25亿元,较上年增长1.08亿元,同比增长9.67%。二是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全年财政安排偿债准备金1.09亿元,争取到位3.91亿元政府债券支持置换存量隐性债务,9500万元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法定债务,缓解当期化债压力,腾出更多财力促进发展、保障民生重点。
5.财政改革卓有成效。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对大中型维修改造、公车购置、因公出国(境)、会议展览等实施预算限额管控,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推进医疗、教育领域电子票据改革。强化财政专户和银行账户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持续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在组织县级各部门完成2023年度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对8个涵盖民生实事和重点支出领域的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金额3.8亿元;全年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评审81个,评审资金6.6亿元,审减资金4931.39万元,核减率7.5%;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惠民资金兑付、衔接资金管理等各类监督检查,切实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过去的一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可用财力严重不足;“三保”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压力较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部分单位“过紧日子”意识不强,财会监督和资金绩效管理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省经济工作会议、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助力经济回升向好,不断提升财政高质量发展水平。
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三保一重点原则。围绕“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刚性要求,按照“两个优先”保障顺序足额预算,确保“三保”支出不缺位;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统筹整合各类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需求。二是压减一般性支出原则。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常态化,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对除民生外其他一般性专项资金,结合财力,按项目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有保有压,有增有减。三是盘活财政存量原则。切实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支出效益,部门连续结转两年或支出进度较慢的各类结转结余资金,收回财政重新安排,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四是积极向上争取原则。紧抓国家政策机遇,不遗余力积极争取上级财力和政策支持,在增量上寻突破,下活财政整盘棋。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25年根据不同来源和范围分四类预算作如下安排:
(一)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根据全市财政收入工作计划,结合全县经济社会预期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2025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预期增长6.52%安排,收入预期目标为128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完成9400万元,占收入比重73.44%。在此基础上,加上上级财力性补助93199万元、中省专项补助110000万元、上年结转收5185万元、调入资金23518万元后,2025年全县总财力预期为244702万元,其中转移给镇级体制补助13212万元,县本级留用财力231490万元。
根据上述财力情况,减去债务还本1430万元及上解上级支出4355万元后,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38917万元,其中:人员支出86529万元、日常公用支出2804万元、部门专项业务费2961万元、分配镇级专项3849万元、县本级专项32774万元(不含债务还本)、中省专款预计支出1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的主要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77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265万元;教育支出3417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6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52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95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39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13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7745万元;农林水支出6235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6115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30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0万元;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147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98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36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452万元;预备费2400万元。
(二)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可用财力预期为32494万元,其中:县级基金收入3049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41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5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30万元、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4497万元),上级基金专款补助收入预计2000万元。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安排32494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4276万元、调出18218万元),主要用于:1.土地征迁、占补平衡及土地开发业务费等项目支出5000万元;2.政府专项债券付息4682万元;3.市政建设及维护支出250万元;4.污水处理运行费330万元;5.重点项目前期费500万元;6.公共资产管理经费487万元;7.工业产业发展专项500万元8.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100万元;9.农业产业发展专项427万元;10.调出基金18218万元;11.中省基金专项支出2000万元。
(三)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草案。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为135万元,其中: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万元,中省专项补助收入15万元。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相应安排135万元,主要用于:1.汉泉水务公司河道清淤疏浚及砂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配套100万元,2.文旅投公司后柳水乡码头运营服务项目配套20万元;3.中省专项补助支出15万元。
(四)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625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98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266万元;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3226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831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956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43170万元。
三、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财政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财政收入管理。在组织收入方面,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倒排工期、细化举措,加强财税协同,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动态研判收入形势,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快盘活资产资源,全力以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52%目标任务。在资金统筹方面,进一步加大存量资金统筹力度,及时调整、收回各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缓解重点项目资金缺口。在资金争取方面,认真研究中省资金安排使用方向、重点领域和分配依据,着重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重点民生专项等领域持续发力,努力为石泉争取更大比例、更多份额的项目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二)加力落实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紧平衡已是常态,必须集中财力、统筹兼顾,做到有保有压。强化重点支出保障,继续加大教育、社保、医疗、环保、农林水、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资金筹措力度,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民生支出占比始终在80%以上;统筹新增财力、专项资金以及债券资金支持县域高质量项目建设,综合运用财信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项目支持等政策助企纾困,千方百计挤出财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合理运行。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坚决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进一步完善部门过紧日子评估机制,将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三)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强化财会监督管理,完善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强化成员单位协作配合。深化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的贯通协同,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线索移送等机制。聚焦财政、财务、会计领域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查实问题、依法追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控,加大对重大政策项目的评价力度,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切实提升绩效管理质效。
(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将“三保”摆在最优先位置,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建立范围清晰、标准明确、动态调整的“三保”清单制度,从严审核“三保” 预算。严格“三保”支出预算执行,夯实部门和单位对本领域“三保”预算的执行责任。动态监控“三保”支出、库款保障水平等关键指标,及时做好应急处置。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实施债务总量管控,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着力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落实,加快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快融资平台分类转型,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严禁超出财力水平铺新摊子上新项目。严格落实隐性债务问责闭环管理要求,对违法违规举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县人大各项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奋力谱写美好石泉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