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nyncjxczxj/2025-0021 | 公开日期: | 2025-03-06 16:02 |
来源 | 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 ||
内容概述 | 为认真落实省市蔬菜及食用菌产业链建设工作要求,加快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菜篮子”及预制菜链主企业加工原料自给保供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
各镇人民政府: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安农发〔2025〕6号)要求,现将《石泉县202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5日
石泉县202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市蔬菜及食用菌产业链建设工作要求,加快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菜篮子”及预制菜链主企业加工原料自给保供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按照“调结构、优设施、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农业园区为载体,以蔬菜保供基地和预制菜原料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合理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巩固提升设施蔬菜,因地制宜稳步发展露地、高山蔬菜及食用菌产业,确保全县蔬菜及食用菌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产量10.5万吨以上(各镇具体目标任务依照石农工办发〔2025〕1号)。
二、重点工作
(一)加大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持续按照“1+10+N”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方案要求,以城乡居民蔬菜消费保供给、保安全、优品种为核心,重点围绕县城、集镇及移民搬迁社区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川道地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在浅山丘陵地区适度发展露地蔬菜种植,积极引导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蔬菜,通过优势互补,丰富种植种类,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实现淡旺季调控和均衡供给需求。巩固提升丝银坝、堰坪、沙湾、茨林、大沟、三合村6个蔬菜保供基地,新建力建、良田、西沙河村3个蔬菜保供基地,培育丝银坝、堰坪、蒲溪3个蔬菜产业强村,培育城关、池河2个蔬菜产业强镇。
(二)突出预制菜原料基地建设。紧盯“全国富硒食品产业强县、西北预制菜之乡”发展定位,按照“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预制菜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以城关、池河、饶峰、中池、喜河等镇为重点,全县建设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基地35个,完成预制菜原料订单种植面积5000亩。
(三)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设施配套、生产标准、模式高效的原则,积极申报争取省级“三改一提”设施农业项目,加快老旧设施蔬菜基地更新改造及新建基地水、电、路、信、棚等设施的配套完善,实现生产设施化、高效化、省力化,全面提升蔬菜基地现代化装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加大对已建蔬菜设施大棚管理力度,充分挖掘设施利用潜力,全力盘活蔬菜设施大棚资源,有效治理设施长时间闲置,提高设施利用率,实现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有效提升反季节蔬菜供应能力。
(四)夯实蔬菜产业科技支撑。加强蔬菜种植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的引进、集成创新,重点研究推广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蔬菜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加大蔬菜生产技术人才培养,以及蔬菜产业从业者农产品安全、市场营销、诚信意识以及新技能、新理念的培训,提高技术、市场、法律意识,增强实际操作和经营管理能力。要依托市级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县、镇、村蔬菜产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抓好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因时因地抓好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精准分类开展现场指导服务,科学做好防灾减灾。
(五)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富硒+有机”为路径,严格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全程质量管控等相关标准,强化生产档案记录和质量追溯管理,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两品一标”认证,鼓励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注册商标、培育特色品牌。积极推广“蔬菜+”的发展模式,将蔬菜与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研学、康养、电商等产业融合,打造产业新业态,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
(六)加强主体培育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培育蔬菜“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进一步优化完善产、加、贮、运、销全产业链体系,加大“富硒、绿色、有机”蔬菜产品培育及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大力开拓市场,积极研发新品,全面提高产销水平;支持“链主”企业构建蔬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推行线上线下同步营销,形成一体化的市场营销体系,推动构建稳定的“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创新利益链接机制,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强蔬菜生产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培育力度,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七)强化供需对接服务促营销。以预制菜产业发展为契机,围绕预制菜产业原料基地建设,加强信息调度,发布供求信息,主动做好服务,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支持蔬菜生产企业加强生产加工、冷冻储藏、销售运输等配套设施建设,减少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损耗。积极引导企业主体开发净菜、配菜、预制菜、脱水菜、腌制菜、酱菜等蔬菜产品,延伸蔬菜产业链,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市场直销、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等模式,形成稳定的产销渠道。建立合理市场需求调节机制,提升蔬菜持续供应能力,确保蔬菜稳产保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各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蔬菜产业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建设蔬菜保供及预制菜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技术服务,逐步提高全县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各镇要充分利用当地耕地资源禀赋及自然气候特征,筛选适宜当地发展的蔬菜产品,认真谋划蔬菜产业及预制菜基地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严格落实《石泉县2025年农业产业振兴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基地建设、主体培育、集体经济、营销推介、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加强政策聚集、项目配套,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各镇、相关部门切实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项目,支持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狠抓技术指导。县农技站成立由站长任组长、副站长任副组长的蔬菜产业建设技术服务工作组,负责蔬菜产业建设的规划落实、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及家庭农场的培育,对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设施蔬菜基地的种植大户实行技术专家驻园入户包联,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好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技术难题,不断形成体系完善、覆盖面广、就近便捷的技术服务网络,逐步提升蔬菜产业技术服务水平。
(四)严格督导考核。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建设纳入各镇、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强化督办考核力度,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措施不到位的单位,严格追究责任,并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中扣减相应分值,确保各项发展任务落实到位。
【公文PDF原件】石农发〔20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