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旅游康养> 特色美食>正文详情
索引号 xzfgzbmsqxwhhlygdj-GK-2024-0188 发布日期: 2024-06-26 16:24
来源 石泉县文化馆
内容概述 石泉蚕桑文化历史悠久,村民世代养蚕,沿袭了许多蚕事相关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以桑根白皮、桑枝、桑叶、桑果、蚕蛹、蚕蛾等为原料的蚕乡宴。

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泉蚕乡宴

石泉蚕桑文化历史悠久,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陈列的汉代“鎏金铜蚕”就出土于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村民世代养蚕,沿袭了许多蚕事相关活动,譬如池河如今还保留着“祭蚕神”“开蚕门”的习俗。

在“开蚕门”期间,蚕农们相互走亲访友问讯蚕事,还流传着民谣“开蚕门,头插花,提着竹篮看老妈…”。此时“竹篮”里提的就是蚕豆、桑葚等预祝蚕事成功的食物。蚕茧丰收后,蚕农们或是提篮道贺,或是相约围席对酒共庆。家家户户都有几道经典“硬菜”,寓意美好,风味独特。久而久之,这些菜品便形成了蚕农聚会庆贺的代表性宴席,蚕乡宴由此而来,当地俗称“蚕桑宴”。

蚕乡宴主要以石泉的桑根白皮、桑枝、桑叶、桑果、蚕蛹、蚕蛾等为原料,充分利用其食用、药用功能烹制而成。菜式有凉热菜、小吃、炖汤八道,配上桑葚(雄蚕蛾)酒。菜品分别为: 老坛泡地蚕、五香蚕豆、蒜香蚕蛹、香辣蚕蛾、蚕茧豆腐、蚕豆酱蒸肉、干桑葚山药糕、桑园鸡(鸭)炖汤、桑葚酒(雄蚕蛾酒)。2021年,石泉蚕乡宴制作技艺列入安康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