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zfgzbmsqxyjglj/2024-0014 公开日期: 2024-03-14 17:33
来源 石泉县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
内容概述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全面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积极科学防范和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市安委会《关于加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安救灾应急指发〔2022〕2号)和石泉县《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任务分工》(石办发〔2022〕28号)文件要求,现就持续健全完善我县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通知如下:

石泉县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石泉县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全面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积极科学防范和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市安委会《关于加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安救灾应急指发〔2022〕2号)和石泉县《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任务分工》(石办发〔2022〕28号)文件要求,现就持续健全完善我县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抓好队伍建设。应急救援队伍、信息员队伍、网格员队伍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县已构建了县、镇、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信息员队伍和网格员队伍,实现了覆盖全县的“三个三”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三支队伍的能力和质量,一要及时更新队伍名单。各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对已组建在册的县、镇、村应急救援队伍(镇级不少于30人、村级不少于15人)、网格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A/B岗)名单进行再次排查筛选,择优选强,对不在岗不在辖区内、综合能力弱、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及时替换更新,决不允许滥竽充数、敷衍塞责,坚决防止“只挂帅不出征”;二是明确队伍职责。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承担各层级和辖区内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按照村级救援队15分钟、镇级30分钟、区域60分钟、县级90分钟响应到位要求,充分发挥就近便利优势,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应急网格员队伍负责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的服务管理,强化日常巡查排查、安全监管。应急信息员队伍负责本辖区网格员管理和日常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打通应急工作“神经末梢”,保证紧急状态下“点对点”双向互通、远程调度。

二、强化基础保障,提升应急能力。一是加强物资保障。各镇、各部门要加强对三支队伍的日常管理,统筹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协调解决日常巡查、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所需的物资器材,完善管理机制,保障数量品种,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力度。二是健全完善预案。各镇、各部门要根据行业领域及辖区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特点规律做好预案修订完善工作,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实用性。各镇应急预案重点规范镇级层面应对行动,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任务分工、处置措施、信息收集报告、现场管理、人员疏散与安置等内容。村(社区)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点位、应急响应责任人、预警信息传播与响应、人员转移避险、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资源调用等内容。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管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组织自救互救、应急处置措施、现场管控、队伍物资保障等内容。三是强化演练培训。要高度重视三支队伍的日常培训教育,通过外出学习、网络学习、实战演练、技能培训等方式,围绕日常巡查排查、信息报送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要强化实战能力,常态化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灾害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协同作战能力。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各镇每年围绕防汛防滑、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至少开展一次镇级综合情景构建应急演练,同时指导辖区各村(社区)同步开展现场处置演练,务必做到全覆盖。

三、严明工作要求,规范信息报送。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转发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暂行规定><安康市紧急信息界定标准(66条)>的通知》要求,各镇、各部门要严明工作要求,明确网格员、信息员责任任务和信息报送程序,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信息报送质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村(社区)、网格员、信息员要第一时间响应,向所在镇(部门)报告灾害情况和事故信息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各镇、各部门要在10分钟内电话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县政府办和县应急管理局,严格执行信息上报和归口管理制度,遵循先报事后报情的原则,确保信息及时畅通,为科学防范、正确决策和快速处置提供坚实保障。

四、相关要求。各镇应急救援队伍要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基干民兵、镇村干部为基础,统筹警务、医务、电力、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等力量;各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要以支部书记任队长,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青壮劳力、卫生室人员等为主要力量;公安、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卫健、林业、环保、通信、电力等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队伍要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抽调单位骨干力量组成。

石泉县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

202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