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石泉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持续改善民政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强保障
(一)抓机制运行强保障。
针对推进法治石泉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石泉县民政局2023年度创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谁执法 谁普法”以及“八五”普法工作规划等多项制度文件。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优秀律师作为本单位法律顾问。将法治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助推全局法治建设工作有力有效有质。
(二)抓学习培训提素能。
以持续提升干部法治素养为重点,主抓法治学习重点内容,将《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党内法规制度、民政行业法律法规等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截至目前,党组集体学法13次。对全体民政干部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势,集中进行法规政策方面的学习教育,截至目前,全体干部集中学法15次。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时效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保持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落实落细低保“单人保”、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刚性支出扣减、财产豁免等政策,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提升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强化政策标准执行,提高救助的精准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目前,全县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379户8416人,发放资金2934.85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2486人,发放资金1630.85万元;县级实施临时救助227户796人93.74万元,下拨乡镇临时救助储备金55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2022年6月,在全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工作会议上,石泉县以“规范下放 精准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为主题做经验交流;2023年9月,被省民政厅授予“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
(二)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一是抓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思想,狠抓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每月不定期对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份,涉及4类问题得到有效整改。二是抓日常管理。对敬老院日常运营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运营,对服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业务政策培训。三是抓养老服务水平。健全以机构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补充,社会养老为辅助,居家养老为支撑的立体式、多层次、创新型的养老服务体系网络。今年以来,投资440万元,已完成中池区域性敬老院改造提升,长安社区、向阳社区、熨斗集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县中心敬老院施工方正在进行消防设施改造和安装;后柳敬老院迁建工程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饶峰敬老院改造已进入尾声,正在向住建局报送消防检测手续,下一步住建局邀请省市消防专家对饶峰敬老院消防设施进行验收。
(三)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的落实。围绕村务决策、“三资”管理、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便民服务等方面,全面梳理汇总涉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的事项,制定出台《石泉县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工作的通知》,建立“两个清单”(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村级干部责任清单),严格执行村级“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深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全力推进小微权力监督全覆盖,防止基层微腐败。二是全面推广“五社联动”工作。在2022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推进 “五社联动”(即: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工作,始终把推进新时代和谐幸福社区建设作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联动融合为路径、以补短强弱为重点、以专业帮扶为抓手,探索建立了“三建三联三帮”工作机制,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注入新的动能。
(四)着力提升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一是依法对社会组织履行监管职责。根据石民发(2023)48号《关于开展2022年度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依法对全县社会团体开展年度检查,并和各组织分别签署安全责任书。通过年度检查提醒、警示、劝诫及时纠正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各类社会组织从事非法活动。二是为认真落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和《石泉县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整治切实帮助企业减负纾困工作的通知》(石民函(2023)16号),在全县范围内对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排查整治,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对收费问题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协会自查和专项检查全县行业协会商会均不存在乱收费、强制收费等现象。三是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县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发展,我局在政府网站公布了社会组织违规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广泛收集线索,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截至目前未接到关于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问题投诉举报。
(五)着力提升殡葬改革成效
一是积极宣传文明祭扫。切实做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群众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宣传文明祭扫、生态殡葬,开展“以鲜花换纸钱”的主题活动,发放鲜花共计8000余枝。同时加强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多项便民服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二是开展殡葬专项整治。先后印发了《石泉县违规坟墓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明确过渡期间殡葬管理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采取“专班推进,集中攻坚”的措施,组建了摸底排查、技术指导、整治推进、政策宣传、信访稳控、经费保障、违法处置、督查督导8个工作专班,每周召开分析研判会议、每周下发工作任务清单、每周督导检查落实情况。对各镇、各专班每周提出的具体问题和疑惑,及时予以解答反馈,现已召开专班会23次,组织专题培训2次,下发《政策指引》4期。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由县级主要领导和纪委监委、组织部进行约谈,确保违规坟墓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下发《交办函》32份、《提醒函》42份,县政府主要领导约谈2次。
(六)着力提升救助管理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街面巡查救助。制定了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和巡查制度,对本辖区的广场、桥洞、涵洞、废弃房屋、建筑工地、公园、高速路口等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如遇到大型活动、法定节假日和恶劣天气增加巡查救助频率,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对不愿接受救助的受助人员提供必要的御寒衣物和食品,做好后续跟踪救助。二是强化寻亲服务。对未能确认身份及无法提供个人信息及家庭地址的求助人员,及时准确把受助人员信息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中,并进行人脸识别;同时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石上清泉、石泉民政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寻亲公告,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对比公安机关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发布协查通报等方式,及时核查求助人员身份,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滞留人员亲属联系。对长期在站无法查明身份的受助人员,与三所公办敬老院、两所公办医院签订了站外托养协议和医疗救助协议,并同时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购买专业服务,使这些受助人员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七)着力民政领域普法宣传
一是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普法宣传8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二是通过“石泉民政”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以案释法”普法信息;三是通过开展“第十一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宣传活动,发放救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册600余份;四是结合业务检查,深入镇、村(社区)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民政行业法规政策进行宣传,坚持业务普法双提升,有效增强了服务对象的法治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务实践行依法行政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集中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善于利用线上学习方式,时刻关注重大相关工作部署,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强化行业监管能力,推动依法治理
紧盯行业领域违规违法打击整治,不断强化行业监管能力,持续转变作风,强化为民服务工作效能,确保民政队伍风清气正,推动依法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
持续扩大法治建设工作相关普法宣传工作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把握宣传时机,扩大宣传范围,拓宽宣传渠道,坚持“网上+网下”“传统+现代”多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宣传无死角、全覆盖,真正使广大群众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知晓率迈上新台阶。
石泉县民政局
202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