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石泉县应急局组织编制了《石泉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安排及要求,积极推进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制定本规划。
二、总体要求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突出重点行业监管,建立健全责任体系、防控体系、保障体系、法治体系,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体系;建立重大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风险源头管理;积极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应急队伍力量,完善区域应急救援协作机制,推进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现代化水平,提高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健全完善与县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立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的常态机制,强化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
三、主要任务
《规划》按照新时期新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围绕有效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坚决防范控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最大程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提出相应重点任务:
安全生产方面:1.夯实安全生产责任。重点夯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2.强化监管执法保障。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监管和行业部门直接监管职责,及时明确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监管责任,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执法。3.风险管控专项行动。提出优化规划布局,严格实施安全准入,实施专项整治行动。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实施重点领域治理工程。5.完善监管考核制度。健全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应急管理方面:1.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建立统一工作组织体系、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应急处置流程。2.推进应急指挥智慧化。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坚持属地管理及地方负责,加强应急救援响应指挥。3.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准备,构建协同机制,提升应急队伍,强化应急执法。4.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提升各级监管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强化各级人员培训,强化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避险政策及知识宣传培训,提升社会公众隐患防范意识自救能力。
防灾减灾救灾方面:1.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化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强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流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森林火灾消防专业队伍规范化建设管理及设施设备配置;开展河道清理,河堤提升、桥梁安全整治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应急避险体系,建成便捷、完善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场所;强化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2.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县镇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与国家、省、市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多部门融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3.强化灾害综合治理。提升基础设施防灾能力;加强地震灾害防御建设;推进水利提升工程;推进森林防火灭火体系建设;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4.建立风险源数据库。主要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风险全要素调查,突出地震、洪水、地质灾害,开展重点隐患调查评估,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5.建设综合培训基地。加强应急业务培训和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干部、相关应急管理人员识别灾害风险隐患能力。
四、执行标准
建立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分类科学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完善应急管理、矿山安全等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动企业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度融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救灾相关国家标准规范。
五、惠民利民举措
规划实施项目总计11个:安全生产项目4个,应急救援项目4个,防灾减灾救灾项目3个。
社会效益: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能作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物资准备等;快速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凡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要及时采取人员避险措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优先开展抢救人员的紧急行动;要加强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从而促进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持续发展。
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防止水土流失、减轻环境污染及洪涝灾害,为人民提供稳定的生产、适宜的生活环境;避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洪涝灾害可能产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的严重危害,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