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切实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今年以来,石泉县妇联坚持开展“比实绩、亮工作,比创新、亮品牌,比作风、亮服务”的“三比三亮”活动,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妇联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比实绩,亮工作。一是提升能力水平。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培训及干部例会,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契机,狠抓作风建设和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妇女事业工作落实的思想动力和行动自觉。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工作任务清单制”。根据三个年重点工作任务以及中心业务工作,制定县妇联《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同时结合各自岗位、阶段工作重点,制定《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工作任务逐条量化、细化,按照“量晒励汰究”绩效管理,推动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三是强化组织建设。持续巩固拓展妇联改革成果,加大在“三新”组织成立妇联组织,指导推进其与思想政治引领、妇儿权益维护等业务融合发展,吸纳优秀女性广泛进入妇联执委,引导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实践,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向各领域延伸。探索建立有特色、涉及各领域女性的执委(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县级命名的工作室8个、市级命名的工作室1个。
比创新,亮品牌 。一是打响“巾帼大宣讲”品牌。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妇儿维权、家庭建设、创业就业等,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巾帼铸魂工程“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各类主题活动10余次,选树“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等各类先进典型32个,用好“石泉女性”公众号“网上宣讲”阵地,线上“巾帼大学习”“巾帼展风采”等栏目,突出女性视角,传递巾帼声音。二是深化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用好基层执委和社会组织力量,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发动巾帼志愿服务队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等开展助农生产、政策宣传、环境治理等,集中开展“女童保护”公益讲座2批次、100余场,“女童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深入人心,喜河城镇社区“汉江清音”女子护河队受到中省市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三是培优家庭建设活动品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建设工作,做好“家庭”文章,实施巾帼兴家工程,持续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健康家庭”“清风家庭”等家庭创建活动,推进家长学校和家庭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举办“家教公益大讲堂”2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千余人。寻找县级“最美家庭”9户、“绿色家庭”40户,“健康家庭”17829户,“清风家庭”20户,推荐市级“最美家庭”3户、“清风家庭”2户,建立市级“廉洁文化进家庭工作示范点”1个,培育首批规范化村(社区)家长学校试点20个。
比作风,亮服务 。一是优化就业环境。联合智博威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家政、美容、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拓展女性就业渠道,激发更多女性参与到富硒食品、旅游康养等领域创业就业,并打造一批以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妇”字号示范基地,同时加强“科技助企”指导服务,帮助女性创办的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二是维护妇儿权益。依托县镇村三级妇女维权工作阵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广大妇女儿童群体维权意识;联合县委平安办制定印发了《关于运用“321”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通知》,结合“321”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推行基层妇联执委和基层网格员双向任职工作机制,用好“妇女议事会”,及时将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在网格、化解在网格。三是落实救助政策。持续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精准掌握妇女急难愁盼。争取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项目4个,专项资金10万元;落实中央“两癌”救助资金3万元,市县“两癌”救助资金2.9万元,困难妇女儿童紧急救助0.9万元;认真实施寒暑假儿童关爱行动,慰问困境儿童55名,发放慰问物资2万元,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及团体心理辅导1场次,组织社区工厂困难女工子女“六一”集中慰问1次;落实鲲鹏助学项目助学金8万元。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妇女健康保险参保27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