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曾溪镇瓦窑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多元发展”为思路,落实“准、活、广、细”四字诀,充分发挥党员、能人大户、返乡青年、乡土人才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出一条“山上种烤烟、山腰养鹌鹑、山下陆基养鱼”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绘就了一幅党建赋能、产业兴旺、群众致富的新时代和美乡村新图景。
山上“黄金叶”,鼓足“钱袋子”
时下,正值烤烟采收烘烤时节,在瓦窑村连片的烤烟地里,成熟的烟株生长均匀、枝叶茂盛,一片片烟叶正变成“黄金叶”,鼓足村民的“钱袋子”。瓦窑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刘忠奎一大早就忙开了,组织工人们摘烟叶、搬运、编烟、上架、烘烤等,虽然忙碌但他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忠奎种植烤烟已有13年,从种植到管理、采收、烘烤烟叶等技术已非常娴熟,同时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瓦窑村先后有三十多户村民开始种植烤烟。
“我今年扩大了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60亩”今年天气好,烟叶质量高,产量比去年高,今年烤烟收入预计在25万元,年累计吸纳周边村民务工460余次,能够带动群众共计增收6万元。
烤烟产业是瓦窑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瓦窑村通过“党支部+集体经济+能人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去年种植基础上,扩大烤烟种植规模,不但为群众增加了收入,也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腰“小飞宝”,产下金蛋蛋
盛夏时节,走进瓦窑鹌鹑养殖基地,一排排养殖笼里,小鹌鹑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一枚枚新鲜的鹌鹑蛋不时滑落在养殖笼架上……清盘、喂食、通风、装箱,工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得益于纯熟的技术、长期科学的管理和诚信的经营之道,瓦窑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杨继宝的鹌鹑养殖基地效益一直蒸蒸日上。
为满足市场需求,2020年,瓦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也注资入股,鹌鹑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能人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养殖鹌鹑20万羽,日产鹌鹑蛋1200斤左右,年产值达600万元,每年稳定带动脱贫户15户在家门口务工,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下一步基地计划继续提高鹌鹑蛋产量,并考虑延伸产业链,做鹌鹑蛋及鹌鹑肉的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群众进一步增收。”杨继宝说到。
山下“生态鱼”,拓宽新路子
近日,瓦窑村陆基养鱼基地新投放了一批鱼苗,瓦窑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基地负责人江涛忙得不亦乐乎。
“鱼池的清理、消毒、投料、排污及基地的日常管理都要操心,目前基地已建成投产鱼池12座,共养殖鲤鱼、草鱼等鱼类1.5万尾,预计年底出鱼量可达7.5万斤左右,产值约90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7万元。”江涛介绍到。
2022年以来,瓦窑村依托资源优势,以“三联共建”为载体,同油坊湾村党支部联合建设陆基养鱼基地,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致富能人+农户”的经营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陆基养鱼不受传统养殖方式的限制,不仅生态环保,还提升了鱼的品质,同时能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务工增收,为我村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瓦窑村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及村集体经济,点燃瓦窑乡村振兴‘新引擎’,为群众致富按下‘加速键’。”瓦窑村党支部书记邓康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