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林业部门的安排部署,2007年初,石泉县将池河镇新兴村确定为“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试点村,对路渠、庭院、村庄实施绿化和建设一片林。县政府成立了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的“三化一片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局,由主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林技中心具体负责施工技术指导,新兴村两委会负责组织施工及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后期的管理工作。同时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将“三化一片林“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县政府将其纳入对县林业局和池河镇政府年终考评的内容,县林业局、池河镇分别将其纳入对县林技中心和新兴村两委年终考评的内容。经过近一年的推进和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52.62万元,试点村建设效果明显,各施工项目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一是路渠绿化。新兴村路渠全长3200米,其中道路4条,长1500米,渠道(河堤)长1700米。按设计要求,道路两边各栽植一排水杉,株距2米,需栽1500株;河堤栽植一排水杉,株距2米,需栽植850株,路渠共需栽植水杉2350株。经查,河堤1700米全部栽到位,成活率100%,道路除一小段因修路未完工没有植苗外,其余路段全部栽植到位,成活率达99%,且株距,整齐度也较规范,达到了路渠绿化的标准。
二是庭院绿化。新兴村庭院绿化涉及102户,主要在安石二级路沿线集中居住区,绿化树种包括紫薇、葡萄、樱桃、枇杷及丁香,其中葡萄、紫薇、丁香主要集中在公路边的庭院栽植,尤其葡萄是在门前宽敞、有管理能力的住户前进行栽植,共栽植葡萄大苗240株,为60户农户搭建了水泥葡萄廊架。庭院绿化共栽植各类苗木13600株,成活率达到了99.6%,庭院美化已初见成效。
三是村庄绿化。新兴村的村庄绿化是以2002—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1692.8亩为基础,搞好抚育管护和补植造林,来达到全村山间地头绿化的效果。2007年春秋两季新兴村共补植桑苗等苗木30000余株,使退耕还林保存率达到了造林标准要求,同时通过“七八九”会战,全村的退耕还林抚育管护工作得到了加强,保证了苗木的健康生长,以实现全村迅速绿起来的目的。经检查,补植的30000株苗木成活率达99%以上,抚育管护完成率达100%,达到了村庄绿化的设计要求。
四是一片林建设。建高效产业经济林218亩,其中在河堤内的平坝农田里规范栽植高密度良种桑苗100亩。通过春秋两季高标准整地、严把苗木质量关、规范化栽植,确保了一片林的顺利建成,同时也保证了极高的成活率,经查成活率达到了100%。
2008年,又将基础条件好、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村组干部和群众积极性高的上坝村、城西村列为2008年“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省级试点村。2008年10月完成,11月份通过了省厅和市局的检查验收。
路渠绿化。城西村的路渠绿化是以进村3000m道路作为建设单元,沿路栽植了1333株香樟,并配以20000株丁香作为绿化带,起到了护路、绿化、美化的效果。上坝村的路渠绿化是以2000m的进村道路和800m的河堤为建设单元,进村道路分两条分别设计规划,主干道从路口至敬老院的800m栽植了67株香樟、100株紫薇和100株红叶李,并相应配置了13333株丁香;敬老院以上的500m和支线路700m主要栽植了1200株侧柏;河堤栽植了160株大柳树苗并配置丁香13333株。
庭院绿化。城西村住户144户,庭院绿化是以城郊园林型为绿化模式,以进村道路两边的住房为建设单元,栽植了玉兰71株,红叶李61株,桂花19株,香樟15株。与住户现有的李树、樱桃树等形成集绿化、美化、品尝、观赏为一体的庭院风光。上坝村住户315户,庭院绿化是以主村道两边住房为主,根据村民意愿,营造绿化美化风景树,其中栽植了134株紫薇,135株香樟,81株红叶李,并配置丁香做成小绿化带为陪衬,使其集绿化、美化、观赏为一体,达到美化庭院的效果。
村庄绿化。城西村村庄绿化是以进村道路两个拐角内的空地和公园管理处院内空地为建设单元,栽植紫薇24株,桂花13株,配置丁香2964株作为陪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上坝村村庄绿化是以学校、村委会和敬老院休闲广场为重点进行绿化美化,以栽植1800株丁香的绿化带为主,中间配置紫薇12株,红叶李14株,玉兰11株的优良风景大苗,成为群众娱乐、休憩的村庄小花园。
一片林建设。城西村一片林建设是在村内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坡度较缓的山坡地连片栽植100亩良种大枇杷7400株。上坝村是在村周选择土壤肥沃、坡度较缓的山地营造高效经济林区,连片建设密植桑园100亩,栽植桑苗80000株。
通过“三化一片林”试点村建设,带动了广大农民、农村更加重视绿色家园建设,营造居住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林特产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