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熨斗镇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zzfsqxydz/2023-0021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年03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3-04-11 15:15
内容概述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持续巩固和扩大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根据《石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石人居办发〔2023〕4号文件精神,现将《熨斗镇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抓好落实。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熨斗镇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持续巩固和扩大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根据《石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石人居办发〔2023〕4号文件精神,现将《熨斗镇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抓好落实。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0日

熨斗镇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熨斗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巩固和扩大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环境为王”理念,按照“示范带动与面上推进相结合、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相统筹”思路,聚焦“五美乡村”建设,巩固提升“4111”示范工程成效,围绕“八清一改一绿化”,紧盯“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2023年底,全镇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2 %以上;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开展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6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村安全饮水、电力、公路硬化覆盖率达100%。

二、工作重点

(一)巩固提升“4111”示范工程。围绕治理“六乱”(乱种乱养、乱堆乱倒、乱排乱放),建立村“两委”干部包片、党员包点、公益性岗位日常清洁的整治巡查机制。科学确定村庄分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建立生活垃圾清理管理制度,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定期清运,确保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无积存垃圾和生活垃圾。开展村级水域治理,对水塘沟渠、河道水沟进行整治,达到清洁无黑臭水体。大力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基本消除农村旱厕;配套建设公厕,同步实施厕所粪污处理。示范村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庄和庭院绿化,美化、亮化良好。引导农户开展六乱整治,实现室内室外干净整洁。创建沙湾村为整村推行行政村,麦坪村为“百千工程”示范村。

(二)推进示范院落建设。围绕建设“四园”,以家和院净室洁人美为目标,各村积极引导一个院落(不少于5户农户)绿化美化庭院环境,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思路,鼓励村民建设“四园”(花园、菜园、果园、田园),创建示范院落。农户房屋要突出乡土特色,与主体格调相得益彰,墙面整洁统一。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凸显农耕文化,提升农家品味。创建茨林村甘家院子为县级示范院落。

(三)提升垃圾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垃圾处理运营机制。全面开展“三边”“三口”(“三边”即路边、河边、村委会周边,“三口”即村口、路口、门口)垃圾清理、死角治理力度,发挥好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作用,实现村庄干净整洁,2023年底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率达到90%以上。

(四)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农村污水管控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发挥作用,争取小型污水处理项目尽快落地。持续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综合施策恢复水生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一体化解决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                                       

(五)加速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强改厕技术指导,严把改厕质量。到2023年底,公路、河道、村道沿线农户旱厕全部清零,其他村(户)愿改尽改,能改尽改,问题厕所全面消除,稳步推进旱厕清零。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公共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建立农村厕所管护机制,搭建户厕智能管护平台,做到“厕所改得好、群众用得好”。“百千工程”示范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

(六)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庄周围绿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创建。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推进卫生乡镇、健康村庄创建。

(七)常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围绕“八清一改一绿化”,将“五美乡村”创建活动与村庄清洁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因地制宜抓好村庄清洁行动,达到“八不八保”(不乱扔垃圾,及时清洁保干净;不乱泼脏水,及时清扫保整洁;不乱倒粪污,及时清除保清爽;不堵塞沟渠,及时清理保通畅;不乱堆乱放,及时清走保整齐;不乱贴乱画,及时清掉保美观;不乱搭乱建,及时清拆保整端;不当旁观者,主动参与保面貌)目标。各村建设1条不低于200米的绿化示范带,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强化环境卫生“四自一包”责任,实现庭院干净整洁。

(八)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探索推行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畜沼园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强化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3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

三、工作保障

(一)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以熨斗镇镇长为组长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班推动、村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村级组织负责人的责任,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层层压实责任。班子成员要深入村组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各村要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两委干部分头抓、人民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集中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引导。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两代一委示范引领和一约四会的监督约束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开展五美乡村、家庭卫生、庭院绿化、环境卫士评比活动,推行积分制管理,运用好“红黑榜”、流动红旗的奖惩激励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自己动起来、干起来,形成“我参与我光荣”的浓厚氛围。

(三)健全长效机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乡村振兴帮扶单位为包抓村落实不少于2万元的整治费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完善管护制度、标准和规范,健全管护队伍,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完善村集体补贴、农民适当付费的合理费用分担制度,积极推行市场化建设和运营管护,实现有管护标准、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在确保上级资金专款专用外,镇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常态化运行、管理经费以及保洁员工资等费用。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建立镇考村、村考组、组考户的层层考核制度。对于整治效果好的地方、经验做法,进行典型宣传,对于整治效果差的村组,进行通报曝光。对连续三次督查较差的村,启动督查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