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县生态环境分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生态环保领域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突出问题解决、干部作风转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加快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中,县生态环境分局以更有力的服务和举措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以“三个三”扎实措施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奋力实现全县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做好“三项保障”,推动工作落实。夯实责任保障。局领导班子以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统领当前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主动服务、主动对接、主动指导,统筹抓、具体抓、攻坚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会商研究破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强化作风保障。严格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主动了解掌握项目审批卡点、企业生产堵点,只要有利于重大项目落地、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有利于守牢生态环境底线,都最大限度用好政策空间,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推动措施落地。筑牢监管保障。及时选派精兵强将,对辖区内企业遇到的问题,及时提醒、及时指导、及时纠正。对企业初次违法后果轻微且及时改正的可依法不予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做到整改为主、处罚为辅。
做好“三项服务”,简化工作流程。紧盯提速服务。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要求,将以前项目环评需两次公示、15个工作日取得环评审批文件时限压缩至公示后5个工作日。推行“不见面”审批,对确需技术审查的采取专家函审、网络会议等方式进行,做到远程、快捷,实现建设单位“零跑路”。同时,按照新修订的环评分类目录对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规定的项目,原则上不纳入环评管理,豁免环评手续,企业可直接进入建设,减少办理手续的时间。落实专班服务。对重大项目建设实行“一项目一专班”的形式,委派专人负责指导解决项目选址选线、环保措施制定落实等方面问题,避免项目建设违反有关政策造成重大投资损失。同时,为企业提供全程免费咨询、引导和帮办服务全程帮助,解决企业在环评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跟踪服务。根据建设项目的需要,局领导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实行项目专人跟踪服务制度,一对一进行项目跟踪指导,确保项目建设在环评审批环节上不走弯路。持续跟踪推进经开区环评试点工作,对符合经开区定位要求的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
做好“三个提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处理纠纷能力。针对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一方面积极督促项目业主积极整改,另一方面通过“检查+走访+调解”的模式,积极化解矛盾,既要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也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不误。提升执法效能。针对企业在污染防治措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把有限的执法资源集中于恶意的环境违法犯罪企业。提升正面清单实施力度。对生态环境责任落实到位、污染治理设施齐备、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守法状况良好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于年内新投产的重大投资项目,在申领排污许可证前,可提出申请暂缓取得排污权指标,并书面承诺投产后1年内按彼时政策有偿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