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熨斗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zzfsqxydz/2022-0064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熨政发〔2022〕12号 成文日期: 2022年02月23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02-23 17:24
内容概述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熨斗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推五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方案。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熨斗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推五美乡村建设,根据《石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石政办发〔2022〕6 号文件精神,现将《熨斗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抓好落实。 

石泉县熨斗镇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3日

熨斗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熨斗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推五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111”示范工程为抓手,围绕“八清一改一绿化”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 2022 年底,全镇生活垃圾治理率达 93%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农村安全饮水、电力、公路硬化覆盖率达 100%。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示范村建设。围绕治理“六乱”(乱种乱养、乱堆乱倒、乱排乱放),建立村“两委”干部包片、党员包点、公益性岗位日常清洁的整治巡查机制。科学确定村庄分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建立生活垃圾清理管理制度,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定期清运,确保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无积存垃圾和生活垃圾。开展村级水域治理,对水塘沟渠、河道水沟进行整治,达到清洁无黑臭水体。大力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以上,基本消除农村旱厕;配套建设公厕,同步实施厕所粪污处理。示范村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庄和庭院绿化,美化、亮化良好,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引导农户开展六乱整治,实现室内室外干净整洁。创建先联村为县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长岭村为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推进示范院落建设。围绕建设“四园”,以家和院净室洁人美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户绿化美化庭院环境,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思路,鼓励村民建设“四园”(花园、菜园、果园、田园)。农户房屋要突出乡土特色,与主体格调相得宜彰,墙面整洁统一。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突显农耕文化,提升农家品味。创建茨林村甘家院子为县级示范院落。

(三)全面提升垃圾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垃圾处理运营机制。全面开展“三边”“三口”(“三边”即路边、河边、村委会周边,“三口”即村口、路口、门口)垃圾清理、死角治理力度,发挥好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作用,实现村庄干净整洁,2022 年底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率达到93%以上。

(四)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建立农村污水管控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发挥作用,争取小型污水处理项目尽快落地。持续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综合施策恢复水生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一体化解决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                                       

(五)加速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强改厕技术指导,严把改厕质量到2022 年底,乡村振兴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院落、脱贫户及“三类户”卫生厕所达到 100%,其他村卫生厕所达到 90%以上。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公共厕所达到A 级以上标准。建立农村厕所管护机制,搭建户厕智能管护平台,做到“厕所改得好、群众用得好”。

(六)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庄周围绿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创建。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推进卫生乡镇、健康村庄创建。

(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围绕“八清一改一绿化”,将“五美乡村”创建活动与村庄清洁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因地制宜抓好村庄清洁行动,达到“八不八保”(不乱扔垃圾,及时清洁保干净;不乱泼脏水,及时清扫保整洁;不乱倒粪污,及时清除保清爽;不堵塞沟渠,及时清理保通畅;不乱堆乱放,及时清走保整齐;不乱贴乱画,及时清掉保美观;不乱搭乱建,及时清拆保整端;不当旁观者,主动参与保面貌)目标。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强化环境卫生“四自一包”责任,实现庭院干净整洁。

(八)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探索推行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畜沼园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强化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到 2022 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 9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 87%以上。

(九)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习惯带来的危害,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结合新民风评议会常规性开展环境卫生大评比,激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三、工作保障

(一)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以熨斗镇镇长为组长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班推动、村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村级组织负责人的责任,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层层压实责任。班子成员要深入村组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各村要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两委干部分头抓、人民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集中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两代一委示范引领和一约四会的监督约束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开展五美乡村、家庭卫生、庭院绿化、环境卫士评比活动,推行积分制管理,运用好“红黑榜”、流动红旗的奖惩激励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自己动起来、干起来,形成“我参与我光荣”的浓厚氛围。

(三)健全长效机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完善管护制度、标准和规范,健全管护队伍,落实管护经费,探索建立市场化建设和运营管护机制,形成有管护标准、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的长效管护机制。在确保上级资金专款专用外,镇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常态化运行、管理经费以及保洁员工资等费用。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建立镇考村、村考组、组考户的层层考核制度。对于整治效果好的地方、经验做法,进行典型宣传,对于整治效果差的村组,进行通报曝光。对连续三次督查较差的村,启动督查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