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 民意征集>正文详情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石泉分局关于征集对《石泉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征集时间:2021-10-15 至 2021-11-15源自: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石泉分局

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以及县政府办《关于调整完善石泉县“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的通知》(石政办函〔2020〕28号)工作要求,由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委托技术机构,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强风险”的保护方向,科学编制《石泉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现依据对外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意见可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征求意见日期为2021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

通讯地址:石泉县政务中心12楼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石泉分局 

邮政编码:725200

电子邮箱:ik09@qq.com

联系电话:罗词丽,0915-6312100

石泉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石泉分局

2021年10月15日

石泉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解读说明

一、规划起草背景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也是巩固污染治理成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推进生态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时期。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国家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也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之称,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根据县政府《关于印发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由我局牵头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全面总结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及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重大机遇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石泉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规划编制过程

为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于2020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开始《石泉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充分结合《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政办发〔2021〕25号)、《安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安政办发〔2021〕33号),《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石政发〔2021〕10 号),以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节水固土防风险”的保护方向,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石泉县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系统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与风险防范、大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10月15日,《规划》通过市级专家评审,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我们将根据与会专家、部门及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石泉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上级考核目标任务,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地表水(石泉高桥、池河、饶峰河、子午河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汉江出境断面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合格率稳定达到100%;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COD、NOX、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固体废弃物与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展望到2035年,石泉县生态环境质量迈向更高水平,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

四、主要内容

规划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节水固土防风险”的保护方向,对“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作结,对目前现状、存在问题、面临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设置生态环境保护指标29项,涵盖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内容,其中约束性指标15项,预期性指标14项。详细列出下一步规划任务与措施以及重点工程,突出石泉县地域特色,指出了新阶段的生态文明发展目标和路径。通过规划的实施,助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五、涉及范围

石泉县11个镇

六、利民惠民举措

1.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创建,突出山水人文县城、特色美丽小镇、生态田园村落建设,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能力和综合承载力,为群众打造最美的居住环境。

2.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矿长制”,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生态产品。

3.鼓励各相关行业要牵头成立环保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救树造林、认领绿地、清理垃圾、“爱护母亲河”、“擦亮石泉”等环保公益活动,引导群众养成低碳、节俭、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抓好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加大农村环境宣教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征集结果:https://www.shiquan.gov.cn/Content-2485936.html

我的意见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