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是最贴近人民、最了解人民的人,同时也是最能影响人民的人。中池镇人大主席团依据人大代表的特点,在文化振兴中,倡导人大代表起到三个“带头”作用,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在文化振兴中的内生动力。
代表带头展风采,展现乡村新面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促振兴,人大代表展风采”活动,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就当选以来的感悟和行动向广大群众展示履职风采,同时穿插文艺节目表演,实现了开拓创新、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的文化新局面。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镇建立完善了镇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红色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文化基础设施。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引导村民的作用,提振精气神,激发广大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镇人大主席团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助推民生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0余场,服务群众达3000余人。
代表带头学文化,丰富乡村新生活。镇人大代表何康经常带领少年儿童们开展“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世界读书日、“少年儿童心向党,用心用情伴成长”等主题活动,一起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品读红色故事,歌唱爱国歌曲,党史小知识竞答活动。引领小朋友们走进读书世界,并鼓励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分享读书的乐趣。同时,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农家书屋”、“文化综合服务站”等工程纷纷落地。以13处农家书屋为根据地,代表们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推广乡村阅读,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文化氛围,驱赶了百姓心灵的荒芜,也推动了乡村的文化振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浪潮中,中池镇人大代表不折不扣地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思想理念,以实际行动贡献人大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目前, 全镇共有各级人大代表57名,分布各行各业,我们身在乡村,心近群众,对乡村最了解、对群众最有感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履职代表责任。”近日,在中池镇人大代表座谈会上,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刘慧向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号召,呼吁人大代表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切实擦亮“身份名片”,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爱”,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奔头。
代表带头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新风尚。镇人大代表李仁翠母亲过世时,按照乡里习俗,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摆上数桌酒宴是以往惯例。然而与往日“热闹”的场景不同,丧礼显得十分“冷清”,没有烟花鞭炮,只摆设简单的灵堂。由于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作为人大代表,她带头遵守乡规民约规定,将丧事一切从简,拒收一切礼金,避免亲朋聚集。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们率先垂范,主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自觉践行者。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召开宣讲会等形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路、立新风,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人大代表们成功引导村民简办红白喜事宴请、聚餐等活动46起,全镇上下逐步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的良好社会风尚。
作为新时代的农村人大代表,中池镇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忠诚履行代表职责,扎根农村沃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服务群众,切实扛起代表责任、彰显代表作为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致富领航员,不负选民的信任和重托,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当先锋、作表率,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