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同意这个解决方案”“我也同意”。近日,两河镇联合县信访局、综治调解中心到火地沟村调处土地流转费用矛盾纠纷。经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本着公平公正、互谅互让的原则,自愿达成协议。这是两河镇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推动“三化”辅助,实现“微治理”服务“大民生”、镇域社会治理“一盘棋”的生动体现。
以“多元化”为抓手,凝聚治理合力。两河镇是石泉“西大门”,地处五县交汇之地,镇内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治理情况复杂。为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该镇有效整合综合治理、矛盾化解、便民服务、全科网格等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镇社治办综合受理,根据矛盾属地后台分类运作,多部门协调联动,不断提高“一中心两所”(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基层调解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以能调尽调、前端化解为目标,实现各类纠纷、诉求多元化解。据统计,今年以来共计排查矛盾纠纷90起,调处化解矛盾纠纷82起,化解率达91.1%。
以“智能化”为抓手,织密治理网格。一切围着群众转,让社会治理问效于民、治理成果人人共享,是两河镇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核心。为此该镇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为圆心,强化网格化信息系统——“网格通”的推广运用,通过精细化排查、清单式管理、源头处化解,专职人员全天候值守,对各村(社区)及全镇103名网格员反馈信息进行随时掌握及处理,将调解人员从“专科医生”变为“全科医生”,实现“一网管全域”,切实建起镇域社会治理“共治圈。”
以“立体化”为抓手,营造治理氛围。两河镇探索建立了“法宣前置、矛盾联调、成果共享”的治理模式,始终将法治宣传作为社会治理前端的重要一环,联动司法所、派出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充分发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通过包组入户宣传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法治意识在基层群众中入脑入心,同时利用LED电子屏、村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范围,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及平安创建的积极性,营造出“治理联动、干群互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两河镇将以平安建设工作为契机,主动适应新要求,应对新环境,以“绣花功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用基层一根针链接上下千条线,让群众反映问题有途径、解决问题有着落,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