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河镇:创新“三个三”机制 社区工厂成“生业”主力

时间:2022-07-17 09:27作者:曹景源自:池河镇

近日,一则“安康康达电子有限公司池河分公司招聘100人”的好消息传遍池河镇的大街小巷,一时间不少群众纷纷打来电话咨询。镇村(社区)也第一时间摸底统计意向就业群众名单,为社区工厂与广大群众之间架起了双向服务的桥梁。

据悉,自脱贫攻坚以来,池河镇已先后引进陕西友泰智等6家社区工厂,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服务群众达3000余人。为增进社区工厂带动实效,近年来,该镇创新推出“三个三”工作机制,即“三类关注、三个保障、三大促进”。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成功帮助200余名群众通过社区工厂实现稳定就业。

关注搬迁群众,保障充分就业,促进增收致富。众所周知,移民搬迁加速了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大量群众走出偏远山村,来到了设施齐全、服务便捷的城镇。为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保障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快致富”,该镇将促进就业工作摆到了首位,通过组织大量搬迁劳动力到社区工厂务工,从而保障搬迁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关注困难群众,保障稳定就业,促进脱贫巩固。2020年,中国完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堪称世界一大奇迹。但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防止规模性返贫”已成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为实现过渡期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镇以“稳定就业”为导向,重点关注脱贫户、监测户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户,通过组织他们到社区工厂务工,以实现稳定增收。

关注留守群众,保障就近就业,促进家庭幸福。农村“三留守”问题的根源是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由于父母、孩子长期失管,夫妻异地而居,造成家庭内部矛盾重重。为有效遏制这一现状,提升家庭和谐度、幸福度,该镇高度重视留守家庭劳动力本地就业工作,通过组织长期在外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就近到社区工厂务工,从而减少了家庭矛盾,促进了家庭幸福。

“我是2019年搬迁到西苑社区的,屋里有2个老人,孩子上小学。以前我和丈夫都在外省务工,孩子一直让家里老人带着。2020年,社区安排我到楼下的制衣厂上班,收入跟以前差不多,日子也轻松、规律,基本每天都能准时下班,家里也都能照顾到。现在我除了每天上班,还能给家里做饭,辅导小孩功课,晚上还可以跳广场舞或者一家人到河堤上转转。”西苑社区搬迁户刘女士幸福地说。

据了解,下一步,池河镇将重点推进集镇“工业园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打造“设施全、效益高、岗位多、环境好”的社区工厂产业群,争取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全面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就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