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2022年度帮扶熨斗镇先联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的通知 | ||
索引号 | jtjjzzsqxgxhzslhs/2022-0012 | 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县供销联社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石供联发〔2022〕3号 | 成文日期: | 2022年01月18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2-01-18 15:59 |
内容概述 |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2022年度帮扶熨斗镇先联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的通知 |
各股室、社属单位:
经社务会议研究,社党支部讨论通过,现将《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度帮扶熨斗镇先联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2年1月18日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度帮扶熨斗镇先联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结合本单位和帮扶村实际,特制定我社2022年度帮扶熨斗镇先联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熨斗镇先联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茶叶、畜牧、蔬菜、特色产业种植等发展,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平台化营销,努力帮助先联村创建省级农业园区(灵雀山茶叶园区),打造茶旅融合亮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二、工作重点
(一)完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到村走访调研机制,每月听取1次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工作汇报,每月组织交友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走访帮扶活动1次;全年协调不少于2万元帮扶资金或项目用以解决村实际困难。
(二)积极配合熨斗镇党委做好村党支部建设,整合四支队伍力量,选派党员干部1名担任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夯实工作责任,努力建设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的乡村振兴队伍。
(三)配合驻村工作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已脱贫户帮扶联系人和监测户帮扶责任人工作,因户施策,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村无返贫户。
(四)积极帮助该村发展和创建先联村茶山省级产业示范园区,依托燕翔洞AAAA级景区、熨斗古街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运用“互联网+”、“旅游+”等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帮助灵雀山茶入驻大型电商平台,将其作为消费帮扶重点产品积极向中、省定点帮扶单位推荐,争取销量有明显增长。
(五)积极指导先联村恢复建立村级供销社,充分发挥村供销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展生产资料供给和农产品销售、生活物资供应等业务,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村级供销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努力让村农产品更加方便快捷地走进县内外市场,壮大村经济。
(六)积极参与和协助村两委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持续开展农村“八清一改一绿化”工作,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倡导移风易俗新民风建设,努力繁荣乡村文化。
(七)积极倡导社属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村经济发展,参与公益事业。
(八)积极做好年终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九)积极做好驻村选派干部的后勤保障工作,着力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做到政治上激励,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让其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找准工作重点。切实强化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的政治责任,主要领导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要多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具体困难,保持与镇党委镇政府的日常工作联络,主动对接帮扶事项,帮助解决村上实际问题。定期召开社支部会议专题研究驻村帮扶工作,提高供销联社干部职工政治站位,夯实工作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共同发力,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二)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致富能力。深入到交友帮扶的脱贫户家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脱贫户认识,发挥其主体作用,防止出现返贫问题。开展对脱贫户的思想引导,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展现昂扬奋斗的精神风貌,促进共同富裕。
(三)凝聚工作合力,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加强全体干部的培训和管理,使帮扶干部进一步熟悉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和要求,提高帮扶水平和质量。结合机关支部2022年主题党日活动安排开展“主题党日+乡村振兴”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到村开展结对帮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出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结对帮扶的强大合力。
(四)树立良好形象,严明工作纪律。在帮扶过程中要求干部要从严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不影响帮扶村的正常工作,不给群众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新供销人的良好形象。自觉做到让组织放心、群众信任、基层满意,千方百计确保脱贫户不返贫、稳增收、能致富,让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