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xyjglj/2021-0081 | 公开日期: | 2021-09-07 16:08 |
来源 | 应急管理部 | ||
内容概述 | 8月中旬以来,我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造成了重大灾害损失。各镇、各部门都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为坚决遏制灾后重建安全生产事故和次生灾害发生,现就有关工作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
8月中旬以来,我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造成了重大灾害损失。各镇、各部门都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为坚决遏制灾后重建安全生产事故和次生灾害发生,现就有关工作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清严峻形势,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因强降雨恶劣天气,道路、水利、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各镇各部门正在抢抓时间,抓紧修复水毁设施,因时间紧、任务重,极容易赶超进度,忽视安全防范。加之我县目前山体土壤含水饱和,山洪、泥石流、滑坡发生概率增大,修复工程面临极高安全风险。各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保持高度警醒,夯实责任,细化措施,强化监管,在追求工程进度的同时,毫不放松的抓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严守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底线。
二、突出重点领域,加强安全防范
要在前阶段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基础上,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大排查。各镇各部门要针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压实安全责任,立即组织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检查、督促,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危险化学品方面:要对危险化学品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各环节,认真落实通风、降温、防火、防雨、防水、防潮、防爆等措施;要重点检查强降雨过程中过水、受损的装置、储罐、管道、电气等设施设备,及时排查消除隐患;要加强遇湿易燃易爆物品安全防护,严防受潮导致爆燃事故;将有毒、遇水易发生化学反应、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物质妥善安全存放。
非煤矿山方面:要做好道路修复和维护,及时清理排水沟,检查边坡安全,防止坍塌、滑坡。
尾矿库方面:发现坝面局部隆起、塌陷、流土、管涌等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要排查处理排洪渠损毁、排洪系统堵塞等问题。
道路交通运输方面:对所有灾损地段进行安全风险排查评估,设立警示标志,明确警示范围,高风险区域要安排专人监测管理;水毁道路、河堤、杆线等项目抢修重建,必须要科学制定施工方案,预判安全隐患和险情,提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施工,严禁盲目冒险,仓促施工;所有抢修重建工程必须执行避险防灾相关规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作业施工,坚决杜绝发生安全事故。要迅速对冲损路面、交通标志标牌损坏等进行排查整修,对桥梁、隧道等开展隐患排查,对出现积涝倒灌、难以立即修复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安全通行。对国省道、农村公路路基路面、桥涵、交通设施的汛后损坏情况进行拉网式路况检查,细致落实安全保畅措施。在“漫水桥”“过水路面”和塌方、塌陷路段,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对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要坚决实施交通管制。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该禁航的一律禁航,该撤离的必须提前组织撤离。
城市建设方面: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存在受洪水、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等威胁的工地、企业生产厂房、物资存放场地提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加强巡视巡查,尤其要全面掌握深基坑、管沟(槽)和地下作业的排水、放坡和支护情况,塔吊、物料提升机、落地式脚手架等垂直运输支撑设施的基础稳固和拉结、防风装置情况,需经综合研判,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市政清淤要严格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规定,确保作业安全。对垃圾填埋场等废弃物堆场,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严防渗漏和垮塌。要定期检测沼气量、渗漏液和堆场堤坝安全等,备足必要的设备和防护物资,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堆场安全,严防发生安全及污染事件。
电力通讯方面:要对存在绝缘破坏、架空线路对地安全距离不足、警示标志不全、设备设施漏电保护配置不当等问题的电力设施进行排查修复,坚决防范涉电安全事故发生;电力通讯设施修复施工中,要严防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发生。
民爆物品、特种设备、旅游景区等行业要针对各自领域企业受灾情况,制定和落实修复施工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清淤、排涝、有限空间作业等的安全管理,严防触电、坠落、窒息等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三、抓好临时安置,加强隐患排查
对受灾群众临时安置要按照相对集中、便于转移、就近安置、确保安全的要求合理选址,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严防次生灾害。重点排查临时安置点建筑和设施安全,盯牢受灾群众用电、用火安全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等重点环节,坚决防范群体性安全事件。要采取镇村干部“一帮一”的方式,加强转移安置群众安全教育管理,防止转移安置群众擅自返家。
四、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应急准备
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夯实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全面掌握本辖区、本行业灾后修复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状况,对可能导致危及周边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整治,确保绝对安全。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重要情况如实报告,并及时应对处置。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储备救援装备及物资,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做到反应灵敏、处置果断、保障有力、救援有效,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点。
石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