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把盘活用好乡土人才作为破解农村人才匮乏的突破口,设立乡土人才服务站,健全一体化“成长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多重聚才”建队伍。着眼农村产业发展,聚焦农村人才“散养式”、“个体式”培养问题,开发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外聘+内聘+选派”方式,构建“县级乡土人才服务总站-镇级乡土人才服务分站-产业层面技术服务团队”网格管理体系,外聘57名技术专家、内聘147名村级指导员,组建12个乡土人才服务站。每站选派5至10名有产业、有技术、有经验、有意愿的“土专家”、“田秀才”,“组团式”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乡土人才由“零星分布”向“抱团集聚”转变。
“多维用才”强带动。针对农村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县级总站搭建“110”技术服务平台,及时受理群众需求并分类派件至镇级分站,分站精派专家人才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形成“群众呼叫、总站派件、分站接单、服务上门”的快捷服务模式,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技术服务指导,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800余件,乡土人才领办创办企业21个、发展农业园区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89家、家庭农场66个,辐射带动2万余名群众增收。
“多元育才”提技能。拓宽培育渠道,依托县乡村振兴学院教育培训平台,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分领域分产业制定各站培训计划,采取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600场、参训11400余人次。推行“专家人才+乡土人才+产业”模式,每名外聘专家及技术员包抓1至2个产业示范基地,或包联2个产业镇,或联系2至3个脱贫村,或结对包抓10户脱贫户开展技术帮扶,广泛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培育产业大户1293户、技术能手5815名、高素质农民4279名。
“多策励才”优环境。将乡土人才纳入全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每年预算300万元专项资金,健全乡土人才选拔、考核、管理机制。实行“总站聘、分站管、村级用”模式,将日常考评记载、月检查评判、季度综合评定、定期抽查回访综合考核结果,与聘用人才服务费挂钩。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出台《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创业担保贷款扶创业稳就业“3321”工作措施》等,发放“乡村振兴能人贷”1708万元。强化政治引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乡土人才制度,吸纳539名乡土人才进村“两委”班子,择优推荐参选各级“两代一委”。(石泉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