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泉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县情认识,深挖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奖补、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健全组织,强化领导聚合力。为统筹力量,推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成立中药材链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职责分工,有效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县林业局为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成立了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及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目前,已印发《石泉县中药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3份,召开专题研讨会6次,为全县中药材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抓招商。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石泉中药材产业发展核心动力,对重大招商活动亲自推介,对重要客商亲自接洽,对重大项目亲自督导,先后带头赴河南、山西等地开展中药材专题招商,积极向实力雄厚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推荐我县系列政策,坚定了客商投资的信心,有力提升了招商项目的签约率,更促进了重点项目后期推进。目前,陕西佳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同红二村、高坎村等村集体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建立起了“企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订单收购利益联结机制,及时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模式,基地建设固根基。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互为促进”和“园区承载、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的思路,大力推行“药+药”“林+药”“药+草”“粮+药”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打造中药材发展样板区、科技成果展示区。目前,全县有杜仲、五味子、山茱萸等中药材4万余亩,其中今年新引导18个村发展以黄精、瓜蒌、淫羊藿和大黄为主的中药材4000余亩;有秦岭健康医药、陕西久泰、陕西乾佑禾中药业龙头企业3家,本草溪谷基地、秦巴山区道地濒危中药材繁育基地为代表的中药材园区7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2个,种植大户100余户。
优化服务,技术培训强管理。按照“镇级搭台、县级唱戏”的工作方法,建立县、镇、村三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严格落实技术服务团队联镇包村责任制,组建中药材技术服务队伍,完善“专技人员+外聘专家+专业合作社+药农”服务模式,创新开展“定点、定向、定单”式培训,以点带面,多点辐射,不断更新中药材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管理水平。目前,已深入两河中心村、城关红二村、中池茨坪村等开展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药农200余人次,发放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手册6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