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zfgzbmxwjj-GK-2021-0245 发布日期: 2021-12-22 14:25
来源 石泉县卫健局
内容概述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这些事你该知道!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这些事你该知道!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经老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传染病。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死亡。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最短4天,最长2个月。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三大特征。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

三、中国有多少种老鼠携带汉坦病毒?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鼠种,但几乎所有老鼠均曾检出过汉坦病毒。老鼠携带汉坦病毒的带毒率在0-20%之间,偶然接触老鼠并不一定会得病,但防鼠、灭鼠是防病的关键。

四、汉坦病毒抵抗力强吗?

汉坦病毒在分类上属于汉坦病毒科正汉坦病毒属,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低,加热及常用含氯消毒剂等可灭活病毒。

五、中国哪些地区有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经老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老鼠等宿主动物的分布及带毒情况决定了疾病的分布范围。出血热在我国呈全国性分布,各省份均曾有病例报告,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东、河北、江西、湖北、安徽和湖南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病较高。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春季(4-6月份)和秋冬季(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两个发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