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zfgzbmxnyncj/2021-0129 公开日期: 2021-12-05 09:19
来源 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内容概述

灵雀山生态富硒蛋鸡生产技术规程


灵雀山生态富硒蛋鸡生产技术规程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鸡场环境…………………………………………………………………………..……………..1

4  饲养管理…………………………………………………………………………..……………..2

5  疫病防治………………………………………………………………………..……………….3

6  饲料使用要求…………………………………………………………………...……………….4

7  兽药使用要求………………………………………………………………………...………….4

8  档案管理……………………………………………………………………………...………….4

9  标志、包装、贮存、运输………………………………………………………………………5




前 言

本标准为DB61/T557—2012的第8部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与表述。

本标准由石泉县冠森富硒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泉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石泉县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石泉县冠森富硒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景红斌、王全川、黄璐、王志斌、何芳、欧立健、袁国波、刘吉勇、朱明海、刘璇、董凯、叶通、费林、李全莹、张先春、贾安平、陈杰。

本标准由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石泉县冠森富硒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

电话:0915-6321853

地址: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桃园路

邮编:725200



 雀山生态富硒蛋鸡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富硒蛋鸡生产的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使用要求、兽药使用要求、档案管理、标志、包装、贮存、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富硒饲草饲料、富硒水生产生态富硒蛋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40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3 鸡场环境

3.1鸡场选址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壤为贫瘠的沙质土壤,周围有较大面积的农业、林果业用地,水电路讯四通。

3.2鸡场建筑布局 养鸡场严格按照生产区、生活区分开布局。生产区处在下风向。在生产区内,按地势、风向由生产管理区→鸡群饲养区→粪污处理区的顺序设置。采用全进全出工艺,至少每栋鸡舍能饲养同一日龄的同一批鸡。场内道路设清洁道和脏污道,不相互交叉。建设消毒室、淋浴室、更衣室、贮蛋室、饲料室、兽医室、隔离室等辅助设施。粪便堆集发酵场在鸡舍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离鸡舍有80m以上的距离,四周挖防洪沟,防止粪便污染周围环境。鸡场各分区之间和沿鸡场周围设绿化隔离带,设置防鸟防鼠防蝇设施。

3.3 鸡场环境监测

3.3.1 空气质量 鸡舍空气质量符合NY391标准规定。

3.3.2饮用水质量 符合NY5027标准规定。硒含量达到0.01-0.05mg/kg。

3.3.3饲料质量 符合富硒配合饲料的质量卫生标准,硒含量必须达到大于或等于0.10mg/kg的标准。

3.3.4适宜舍温10℃-24℃。

3.3.5相对湿度均为75%。

3.3.6风速 雏鸡0.5m/s,成年鸡0.8m/s。

3.3.7照度 雏鸡50lx,成年鸡30lx 。

3.3.8细菌均为25000个/m3 。

3.3.9噪声 雏鸡≤60dB,成年鸡≤80dB。

3.3.10粪便采用干清、干湿分离法处理。

 

4 饲养管理

4.1进鸡前的准备

4.1.1清洁消毒鸡舍 装笼前15天应彻底冲洗屋顶、网架、墙壁、门窗、走廊、粪池,并擦拭刷洗鸡笼、笼架、水槽、料槽、下水管道和水箱等污物,清洗各种饲喂用具,严格消毒。

4.1.2检修设备 对鸡舍建筑,各种供电、供水、排水、排风、照明设备和集蛋、喂料、清粪系统等饲养用具、设备逐一检修,维修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4.1.3准备物资器材 准备好必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各种工具,生产登记统计表及饲料等。

4.1.4气候选择 冬季要避开风雪严寒天气,一般在中午进行。夏季应避开炎热天气,一般在早、晚凉爽时进行,春、夏、秋为便于抓鸡也可在夜间进行。

4.1.5严格挑选 应根据体重、体型和冠的发育情况严格挑选,按品种标准剔除不合格及无饲养价值的鸡只。同时将每笼的鸡数一次入够数量。

4.1.6分类入笼 在符合品种标准的基础上,将比较弱小,发育不良的鸡,一般应放入水平温度较高的南侧鸡笼,便于入笼后加强对它们的饲养管理。

4.2育成鸡饲养管理,从第9周龄开始引进育成鸡,需进行限制饲养。

4.2.1生长控制 育成期的饲养关键是控制体重,以使鸡骨架充实,发育良好。从第9周龄开始,每周称重一次,随机抽样5%-10%的鸡,抽取小样不少于30只,计算均匀度。均匀度的计算方法为平均体重上下10%体重范围内的鸡数占总鸡数的百分比。各周龄的均匀度应在75%以上,越高越好。对体重过轻的鸡分群进行单独饲养使其达到标准体重。当发现体重超过或低于品种标准的1%时,调减或增加计划饲喂的1%,待体重恢复达到标准后又按计划饲喂量进行饲喂。

4.2.2限制饲喂 第9周龄饲喂量49-53克/天.只鸡,第10周龄饲喂量52-56克/天.只鸡,第11周龄饲喂量58-62克/天.只鸡,第12周龄饲喂量62-66克/天.只鸡,第13周龄饲喂量67-71克/天.只鸡,第14周龄饲喂量70-74克/天.只鸡,第15周龄饲喂量72-76克/天.只鸡,第16周龄饲喂量75-79克/天.只鸡,第17周龄饲喂量78-82克/天.只鸡,第18周龄饲喂量82-88克/天.只鸡.

4.2.3修啄 在第10周龄对断啄不好的鸡修啄一次。

4.2.4喂砂砾 每100只鸡每周用砂砾0.5kg,应均匀撒放在食槽中的饲料上。

4.2.5喂料 每天只给料两次,保证所有的鸡在5-10分钟内吃上料,保证每只鸡有足够的食槽位置。

4.2.6在鸡群患病或遇到巨大应激时,应暂停限饲,恢复自由采食或增加给料量,保证体重能达到标准要求。

4.3产蛋期饲养管理

4.3.1转换饲料 从19周龄开始,日粮中每天增加15%-20%的产蛋前期料,直到5-7天后全部更换成产蛋前期料,从13周开始饲喂富硒饲料,饮用富硒水。日粮中含钙量应在2%以上,其它营养成分与产蛋料完全相同。27-30周龄喂料量107-113克/天.只鸡,31周龄后的4-5周内的喂料量也不要减少。当产蛋率下降到70%时,应开始逐渐减少喂料量,防止母鸡超重。每次减少量每百只鸡不超过500g,以后产蛋率每减少4-5个百分点,就减一次喂料量,这样从产蛋高峰到结束时,每百只鸡喂料量大约减2.5kg。应随时观察鸡群的反应,任何产蛋率的异常下降都要恢复到原来的给料量。每日喂料3次,时间是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6点,每只鸡占料槽位0.15m。

4.3.2饲养密度5-6只/m2

4.3.3舍温18℃-21℃,夏季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4.3.4相对温度50%。

4.3.5光照时间10-16h/天,光照强度15-22LX。

4.3.6每只鸡占水槽位25mm,饮水量因气温而定,一般18℃-21℃需28.4L/100只,30℃以上需40.5L/100只。

4.3.7通风量3-5m3/h.kg

4.3.8捡蛋 每天捡蛋2-3次。

4.3.9每2周称重一次,随机抽样5%-10%的鸡,小样不少于30只,求出最大最小与平均体重,对照品种标准,依此来调整喂料量与饲料配方。

4.4观察鸡群

4.4.1新鸡刚上笼应尽量避免因环境不适应而导致的挂头、卡脖、扎翅等损伤事故的发生。

4.4.2发现好斗的鸡及受强鸡制约不能正常采食、饮水、活动的弱鸡,要及时调整鸡笼,避免造成损失。

4.4.3随时观察鸡的采食情况,每天应计算耗料量,发现鸡厌食、腻食、采食量下降或季节性的突然下降,都应及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4.4.4观察发现鸡群中恶食癖,如啄肛、啄羽等,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防止措施。发现脱肛、啄肛现象,及时将鸡分开饲养,对啄伤进行治疗。

4.4.5应经常观察鸡蛋的质量,如蛋壳,蛋白、蛋黄浓度,蛋黄色素,血斑、肉斑蛋、沙皮蛋、畸形蛋,尤其是蛋大,破蛋率高等,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4.4.6随时注意捉回跑出笼外的鸡,防止飞鸟、兽等进入鸡舍引起惊群、炸群及传播疫病。

4.4.7每天在夜间12点检查鸡舍时,先停风机,不开灯,静听鸡群有无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干啰音,咳嗽、喷嚏、甩鼻等,若有时必须马上挑出,有一只挑一只,不能拖延,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播蔓延。

4.4.8每天早晨观察粪便,对白痢等传染病要及时发现治疗。如发现疫病,应每日观察鸡群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找兽医确诊,采取防治措施,控制蔓延。

4.4.9若发现大群中突然死鸡且数量很多时,必须及时剖检,分析原因,以便及时发现鸡群是否有疫病流行。

4.4.10产蛋高峰期过后冠萎缩的鸡,加喂维量元素、多维、青绿饲料等,25天后可恢复产蛋,这项工作一直要进行到鸡群淘汰前的2个月。

 

5 疫病防治 

5.1消毒

5.1.1门口消毒 大门口建消毒池,长4m,与大门同宽,深0.1m—0.15m。鸡场杜绝外来人员参观,饲养员进鸡舍前应淋浴消毒,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鞋,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盆,消毒液用0.1%的新洁尔灭液。

5.1.2圈舍消毒 每周用10%-20%生石灰乳对鸡舍墙壁、地面、过道进行消毒。每月定期用0.3%过氧乙酸或0.05%-0.1%的1210或百毒杀带鸡消毒一次。每年春秋两季各对整个鸡场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

5.1.3用具消毒 饮水器每日,料桶、料槽、水槽等每周都要用0.1%的新洁尔灭液浸泡24h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后再用。医疗用具等要随用随时消毒

5.2免疫程序预防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喉气管炎、肾传支、法氏囊 、鸡痘等疫病的防治工作。

5.3无害化处理

5.3.1病死鸡无害化处理 若鸡群发生禽流感、鸡新城疫、禽结核病等传染性疫病,应尽快到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疫情,迅速采取隔离、扑杀措施,对鸡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 ,并对养鸡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鸡的尸体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化尸池采取防雨、防渗漏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5.3.2鸡粪无害化处理 采用干清法清理,将鸡粪运到堆集发酵场发酵8个月以上方可上耕地施用,每420只鸡要匹配1hm施用耕地,促进农林牧有机结合。

5.3.3生产有机肥 采用现代工艺和设备用鸡粪生产有机肥。

 

6 饲料使用要求

6.1生产富硒鸡蛋使用的富硒全价配合饲料,饲料中硒含量必须达到0.10mg/kg以上的标准,牧草、胡萝卜、萝卜、青绿饲料等青绿多汁饲料中硒含量必须达到0.02mg/kg以上的标准。

6.2氨苯砷酸和洛克沙砷不应做蛋鸡饲料添加剂。

6.3不使用违禁药物和饲料添加剂。

6.4不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畜禽粪便、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以及激素类、安眠镇静类药品等。

6.5优先使用绿色富硒食品生产资料的饲料类产品。

6.6所选饲料添加剂全部是农业部允许使用目录中的产品。

 

7 兽药使用要求

按照NY5040标准执行。

 

8 档案管理

8.1每批蛋鸡都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所有记录资料在清群后应保存两年以上。

8.2引种记录包括雏鸡品种、孵化厂名称、引进时间、疫病检疫、免疫接种、经办人等,还应附带种鸡的《防疫合格证》正本复印件,以及《检疫合格证》、检疫承运手续等文件资料。

8.3饲养蛋鸡所用的每个批次的饲料产品均应保留样品。留样应设标签,注明饲料品种、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负责人和采样人等事项。

8.4购进兽药记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主要成分及含量、作用与用途。

8.5免疫程序记录包括疫苗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批号、生产单位、免疫时间、免疫反映情况、处理情况、免疫效果等事项。

8.6患病鸡的预防和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预防和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剂量、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效果等。

8.7饲养日志记录包括鸡舍内温度、湿度、水与饲料消耗情况、生产性能、发病情况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清群时间及鸡只数量等。

 

9 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9.1标志 富硒鸡蛋收集后应在每枚鸡蛋上贴上圆形或椭圆形富硒标识,标识应注明生产厂家、注册商标、硒含量等内容。外包装上也应标注富硒食品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包装日期、生产单位、注册商标、执行标准代号、硒含量等。

9.2内包装 采用一次性纸质蛋盘(纸托)、塑料蛋盘(塑料蛋托)或纸格盛放。内包装材料应当洁净无污染、无异味,且不会对鸡蛋造成污染和伤害,盛放鸡蛋前应熏蒸消毒。盛装时将鸡蛋的大头向上装入蛋盘(托)或纸格内,不得空格漏装。

9.3外包装 选用特制的木箱、瓦楞纸箱、塑料箱等作为外包装箱,每箱10盘或12盘。箱子可以重复使用,但使用前要熏蒸消毒。

同一包装件中的表层鸡蛋在大小、色泽等各方面均应代表整个包装件的质量情况。

9.4贮存 富硒鸡蛋贮存冷库温度为-1-0℃,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库房应无异味,鸡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也不得使用有损鸡蛋质量的保鲜剂或其它材料。

9.5运输 运输富硒鸡蛋的车辆应使用清洁卫生、无异味、事先用消毒液彻底消毒过的封闭货车或集装箱,不得让鸡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运输,亦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烈日暴晒,防雨淋、防潮、防污染和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