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转变作风,敢于担当作为,工作争创佳绩,为民办好实事,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群对政法队伍开展教育整顿活动的期待和要求。石泉县政法各单位顺应期待要求,积极推行“备诺、承诺、践诺、晒诺、评诺”“五诺”做法,认真做好“诺前、诺中、诺后”工作,全心全意为民办好实事好事,不断增强基层干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赢得社会公众的好评。
一是多方征求意见,积极“备诺”。为切实增强承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该县坚持开门抓学习教育,坚持多途径收集意见,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班子会、“两代一委”和服务对象恳谈会、座谈会 41次,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慰问”“你建议、你点单、我承诺、我服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等活动36次,多方征求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共计 83条。通过充分掌握民情,深入了解民意,全面知晓民需,科学梳理思路,为确定拟诺事项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坚持上下结合,务实“承诺”。根据基层单位、服务对象的需求,根据收集汇总的社会各界反馈意见,结合上级党委、政法委的要求和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工作计划安排,及时推出具体的承诺事项。石泉县委政法委承诺在全县开展“无电信诈骗镇、村(社区)、单位”创建暨全民反诈活动,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安全。县人民法院承诺全面推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快审”网上办案进度,以“一次办好”为目标,提档升级诉讼服务;实施“护薪”行动,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开辟优先立案、优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的“绿色通道”。县人民检察院承诺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项目工地”“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办实事活动,助力产业项目建设、校园安全保障、民生工程落实。县公安局承诺严打严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黄赌毒”“食药环”“打五霸”等十大治乱专项行动;推进“车让人·人守规”和“一盔一带”专项整治活动;落实省公安厅优化营商环境24条措施和市公安局30条措施,做到严宽结合、刚柔相济,筑牢社会安全屏障。县司法局承诺积极落实“三抓四联五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模式,主动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功能,免费向有咨询需求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三多三少”便民法律服务(精简流程多指引,便利办事群众少波折;代写文书多动手,便利贫困群众少花费;上门服务多跑腿,便利残弱群众少跑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同进,政法委和“公检法司”各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和民警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个人特长,就个人学习、工作业绩、联村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办理具体实事等也作出个人承诺,与单位承诺形成互补,集体力量和个人优势得到充分展现。
三是严格遵守要求,认真“践诺”。石泉县各政法单位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认真“践诺”、从严“践诺”、高效“践诺”当成一次政治体检,当成一次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宗旨服务观念、价值观念体检,各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带头示范抓好“践诺”,其他党员干部和民警也按照“承诺亮诺有审核把关、接诺践诺有监督督催、完诺结诺有登记销号”“三有”要求,全力抓好承诺事项的办理工作,确保“完诺结诺”的时效、质量“双统一”“双保障”。截至目前,单位共完成22项承诺事项,为民办理实事385余件,推出便民利民服务举措20项。如石泉县法院干警在接受村民微信咨询期间,了解到家住城关镇珍珠河村四村77岁的周女士遭遇交通事故,因十多处骨折在安康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手术,其家属无力缴纳治疗费用变得十分焦急。法院诉裁团队按照向社会所承诺的要求,主动联系家属引导诉讼,及时审查材料并下达《先予执行裁定》,18小时内将保险公司应支付的6万元执行到位,24小时内将“救命钱”送到家属手中,及时、高效地解决了求助群众的难题。如石泉县司法局局班子领导和法律工作者务实承诺、认真践诺,自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已排查矛盾纠纷96件,已成功化解94件,帮助当事人落实调解协议涉及金额共计54.3万元;接待法律咨询群众300余人次,提供免费解答服务59件;受理并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0件(刑事4起, 民事16起)。
四是进行公开“亮晒”,大胆“评诺”。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如何,既要求单位自查、个人自查,同时采取“挂网公开、电视公开、包联村、社区公开”三种公开方式进行“亮晒”,亮承诺事项,晒为民办实事内容、措施、效果,晒工作业绩,晒工作成果,通过比、晒完诺结诺事项,组织代表委员和服务对象无记名“评诺”,倒逼单位主动作为,勤政有为,倒逼个人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共同为党的政法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平安、和谐石泉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