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85号)
索引号 xzfgzbmxjtkjj/2021-0450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年06月15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06-15 10:39
内容概述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85号)

案  由: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提案人:戴尚勇 杨强

主办单位:县教体科技局

提案内容: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中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现阶段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溺爱,在家里娇生惯养,养成孩子任性、惟我独尊的性格,造成了心理脆弱、心理缺陷等。学生中表现出寻短见、离家出走和打斗、自杀等观象在全国各中小学校并不少见。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出现不良的心理失衡,如果父母、教师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和疏通,就会导致他们走向极端或犯罪的不归之路。因此,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不健康的心理如不及时纠治,危害是非常大的,会危及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危及家庭的幸福,危及社会的安定。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要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身心健康则是基础和基石,是人的主体结构的核心因素,也是实现其它技能的最根本的要件和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会个人生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对策建议:

一、全社会都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要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过程中参与学生的心理指导,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去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技能。同时要大力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水平。

三、建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求和指导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之中,渗透到教师的学科教学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开展心理辅导。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四、学校、家庭、共青团、妇联等社会部门相互协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