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中共石泉县曾溪镇委员会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曾溪镇2021年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zjzfzxz/2021-0013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曾溪镇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曾发〔2021〕04号 成文日期: 2021年03月01日
有效性 已失效 公开日期: 2021-03-08 17:54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曾溪镇2021年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石泉县曾溪镇委员会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曾溪镇2021年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现将《曾溪镇2021年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石泉县曾溪镇委员会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日



曾溪镇2021年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镇产业发展,扩大规模,提升产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根据县委、县政府《石泉县2021年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石发〔2021〕4号,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石泉县2021年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石办发〔202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乡村振兴实施意见,按照“五十百千万”工程要求,突出特色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稳定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以1个集体经济示范村为纽带,14个家庭农场和100名农村能人为基础的产业振兴体系,持续抓好“蚕桑、畜牧、烤烟”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魔芋、林果、中药材、蔬菜、渔业”五大特色产业。年养蚕发种1650张,生猪出栏6000头,牛出栏400头,羊出栏2500只,禽出栏2.5万羽,蔬菜种植达到1800亩(其中发展订单蔬菜50亩、黄花菜280亩),新增魔芋种植600亩,改造提升核桃2000亩,新发展茶叶种植450亩,低地产茶园改造240亩,新发展中药材种植850亩,渔业总产量稳定在1800吨以上。到2021年底,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同比增长9%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抓好三大主导产业

1、蚕桑产业。不断改良桑园品质,抓实技术培训,管护发展桑园面积2700亩;以天成丝业公司为龙头,实行蚕茧订单生产,年养蚕发种1650千张,培育年养蚕60张大户1户,年养蚕30张大户10户;抓好蚕室及小蚕共育点建设,做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桑禽、桑菌、桑肥、桑饲(料)复合经营,做大富硒蚕桑品牌。

2、畜牧产业。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根据各村实际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建设。在联盟、油房湾、高坎三个生猪适养区,指导督促阳光生态养殖公司2000平方米标准化圈舍7月底前完工,力促大沟能繁母猪养殖基地落地建成,培育千头猪场1个、百头以上猪场6个;在兴隆、瓦窑、立新、高坎4个村培育养羊、养牛大户15户以上;在瓦窑、兴隆、大沟、高坎4个村发展养鸡大户10户以上;积极扶持瓦窑鹌鹑养殖稳步扩大产能,到年底达到10万羽,并引进鹌鹑变蛋、即食食品加工,延伸产业链。着力抓好良种繁育、标准化圈舍、疫病防控和龙头企业建设,搞好技术培训,严格饲料兽药监管,实现全年生猪存栏出栏6000头,牛出栏400头,羊出栏2500只,禽出栏2.5万羽目标。

3、烤烟产业。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搞好烤烟发展区域规划,突出强村大户为支柱促进烤烟产业稳定发展。将瓦窑、油房湾2个村发展为烤烟产业大村,稳定兴隆、立新等村的烤烟产量,力争实现增量不减。全年烤烟种植面积750亩,培育种植50亩以上的大户5户以上。

(二)着力打造五大特色产业

1、魔芋产业。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机制、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林下种植为重点、庭院种植为补充,建立健全领导抓点、干部包抓责任制,形成村企联动、镇村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全镇魔芋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根据各村实际,全年新发展魔芋600亩(其中林下魔芋500亩),累计种植魔芋3100亩。

2、林果产业。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联合体创建、园区建设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项目,以联盟村、大沟村为重点,建成核桃种植示范园2个,全年改造提升低产核桃园2000亩,建成油坊湾村县级林芋蜂林下经济示范园一个。以碧峰云泉有限公司为主体,带动联盟、油房湾、瓦窑、大沟等4个村,重点发展甜山楂、李子、枇杷等水果类苗木的种植。以瓦窑、联盟村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种植茶籽发展茶园450亩,改造茶园240亩。

3、中药材产业。通过市场主体引进、订单种收、争取项目支持,以佳朗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碧峰云泉有限公司为主体,在高坎、立新2个村重点发展黄精、栝楼、乌药等中药材,在联盟、瓦窑、油房湾3个村重点发展药用山楂、野菊花、乌药、淫羊藿等中药材,全镇新发展中药材面积达到850亩以上。

4、蔬菜产业。结合实施“五十百千万”工程,促进与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康柏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签订辣椒等蔬菜订单,推动全镇蔬菜产业持续向好发展。在油房湾村建设5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1个,支持阳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羊肚菌产业发展,引导公司与农户签订种销订单。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00亩以上,其中订单蔬菜50亩以上,羊肚菌150亩以上。另外,鼓励农户对现有黄花菜进行管护施肥,三月下旬或者四月上旬镇政府将组织专人对管护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管护到位的将按每亩200元的标准奖补到户。

5、渔业产业。全面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要求,以保鱼肉供应为契机,稳定现有网箱数量,积极衔接联系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单位水域面积产出量。在兴隆、瓦窑、高坎3个村科学推广特色冷水鱼标准池塘养殖种养模式,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渔业与旅游观光、餐饮消费深度融合,全年渔业总产量稳定在1800吨以上。

三、推进措施

(一)抓新型主体,构建振兴体系。按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大龙头,联盟专业合作社,带动一批家庭农场”的模式,大力提升以碧峰云泉有限公司、佳朗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飞宝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带头能力,持续建设以瓦窑村集体经济示范村为纽带,14个家庭农场、100个能人大户为生产主体的联盟联合发展的路子,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能人”的产业振兴体系,逐步增强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

(二)抓市场流通,建立营销体系。安排农副产品宣传推介专项经费,组建农产品营销团队。借力消费扶贫平台,鼓励经营主体进入“832”消费平台,与对口市县和大型超市、企业签订农副产品销售合同,通过多种形式销售农副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鼓励利用网络平台,做到线上线下、镇内镇外同步营销,满足客户需求,促进我镇农副产品销售。

(三)抓集体经济,激发农村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各项优势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村集体发展“协作共赢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示范经济,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集体经济示范村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能人”产业协作发展模式,领办创办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四)抓技术培训,增强产业发展能力。以蚕桑、畜牧、烤烟等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各村产业发展特点及技术需求为导向,因业施策,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并按不同产业关键时间节点,及时开设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班,邀请县行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各村技术指导员及农业企业技术骨干进行授课,采取“农民需求、专家上门、菜单式服务”的方式,定点、定向培训,保证培训质量。重点利用田间课堂,采用专题化、短班化、小班化、类别化、训练化为特点的“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以及发放技术资料、入户指导、微信群、短信等多种灵活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分管领导为责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党政办、农综站、经发办、脱贫办、财政所、社保站、公用事业服务站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振兴工作专班,专班设在镇农综站,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站办所成员负责具体办公,做好产业振兴的布局规划、发动宣传、培训知道、产品销售、政策兑现等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方案落实落地见效。

(二)加大政策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支持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对口帮扶资金等多渠道资金支持产业振兴发展。重点支持主体培育、农旅融合、集体经济、基地建设、营销推介、品牌培育,对增量部分实施奖补。加大农业保险、金融涉农支持力度,增加信贷资金规模,对产业振兴建设项目给予金融支持及政策奖补。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产业振兴“五十百千万”工程,构建企业、服务组织、专家院校、推广单位等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积极帮助服务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利用奖补政策发展壮大,做好产业奖补日常印证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年底产业奖补申报兑现应补尽补,全部兑现到位。

(三)严格督导考核。镇党委、镇政府把产业振兴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优的重要标准,镇纪委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措施不到位的村,严格追究责任并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中扣减相应分值,确保各项发展任务落实到位。


附件:1.曾溪镇2021年农业林业产业振兴建设任务一览表

2.石泉县2021年产业振兴奖补项目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