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GK-2020-0000 | 发布日期: | 2020-05-27 22:49 |
来源 | 石泉县文化馆 | ||
内容概述 | 草鞋记忆 |
草鞋己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是石泉县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祖祖辈辈的农民都喜欢穿上它辛勤劳作生活。
打草鞋也成为过去那个年代村民必会的手工活,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编织草鞋依然是山区农民不可缺少的技艺,穿上它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采药狩猎等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特别是夏天走长路,穿上草鞋清爽凉快,软硬适中,步履敏捷,两脚生风,给人一种惬意感;雨天穿着它,既透水,又防滑。草鞋已成为山区人装束的一个显著民俗特点,并在石泉民间相沿成习,代代流传至今。
石泉编织草鞋以龙须草、苎麻为主料,棕叶、尼龙丝、布绺子、编织带为辅料。
打草鞋需要专门的工具——草鞋耙子。草鞋耙形如马头,有5个柱桩,多为梨木所做,极耐用,往往祖传多代。
草鞋制作需要干稻草、草鞋耙,首先搓草绳(用稻草搓成草绳),再用草绳编草鞋(把草绳系成结,套在七个齿的草鞋耙最外端的两个齿上,进行编作,依次向内部的齿上移动编织,最后落在中间的那个齿上,就收尾制成了)。
打草鞋、卖草鞋、穿草鞋,频频地向人们挥手告别,将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了。然而、打草鞋、穿草鞋这种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正是源远流长的“鞋文化”之精华,它曾为广大农民创造财富和工农子弟兵打天下立下悍马之功。史学者会将其功劳记入人类光荣史册里,让其光照千秋,激励新时代新行业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