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教体科技局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遵循,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县域德育工作开展基础,积极创新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采取七项硬举措,确保年度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全系统党建工作内容,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德育工作上水平。建立完善局党委书记、局长牵头总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主抓,责任股室指导、校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夯实“三全”育人。督促指导各学校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工作理念,探索家校融合、学科融合、课内课外融合新模式,形成全员育德、全科育德、全程育德新常态,推行首遇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等措施,建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机制。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作为校长、班主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德育工作能力。
践行德育“双主体”。督促指导各学校积极践行“德育目标必须依赖于教师、学生双主体共同作用”理念,树立立德树人、先立师德的工作思路,把以“三爱”为核心的师德建设纳入德育工作重点环节。
深化家校合作。通过互联网+德育、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家庭教育大讲堂等方式,构建家校联系“立交桥”,增强家校协同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强化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长的监护和教育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承担法定的养育和教育责任,不断优化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育人环境。
突出工作重点。持续把课堂作为德育主阵地和主渠道,高质量开齐开足德育课程,通过赛教观摩、课例研讨、质量调研等形式,不断增强思政课课程的育人效果;以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为契机,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高效课堂评估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课堂育德的渗透功能,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注重实践体验。引导各学校在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不断拓展德育内容、延伸德育内涵、增强德育实效性,依托县域省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及德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研学旅行、德育主题实践及基于德育目标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让德育回归社会、贴近生活、指导实践。
完善德育评价。把德育工作纳入教育质量年度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实行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小组“四评”制,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积极发挥品德评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引导作用,常态开展“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自强少年”等评选表彰,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德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