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ZFBM-zfbmnlkjj-qnhn--2018-0071 公开日期: 2018-04-26 09:01
来源
内容概述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关于印发石泉县蚕桑科技提升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

关于印发《石泉县蚕桑科技提升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

现随文印发《石泉县蚕桑科技提升年工作方案》,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附件:石泉县蚕桑科技提升年主要建设任务分解表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

2018年4月11日

石泉县蚕桑科技提升年工作方案

为了提升石泉蚕桑产业的科技含量,贯彻落实安康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安康市蚕桑科技提升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林字〔2018〕55号)精神,结合中共石泉县委《关于推进能人兴村战略的实施意见》、《石泉县产业精准脱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的意见》和县政府《关于印发能人兴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2018年度产业脱贫奖补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2018年继续在全县开展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技支撑、多元发展、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打造“丝路之源、金蚕之乡”发展机遇,以职业蚕农培育和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为抓手,建立现代蚕桑产业体系,开辟新型蚕桑产业之路,全面提高蚕桑标准化、集约化、效益化、产业化水平,巩固提升蚕桑产业发展。

二、活动主体

各镇人民政府,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蚕种场、现代农业园区办公室,县天成丝业公司、天新丝绸公司、博硒农业科技公司、珍爱生态农科开发公司、银龙桑业科技公司,县各蚕桑产业园区合作社。

三、总体目标

优化蚕桑品种结构,优良品种推广率100%;编印蚕桑技术资料2000册,组织开展职业蚕农培训培育30个,集中产业大户及职业蚕农系统培训450人次,到镇进村指导性培训蚕农7550人次以上;建成蚕桑科技示范点2个;新建示范化蚕桑专业合作社2个;巩固建成县市级蚕桑产业示范园区6个,其中新建县级蚕桑产业示范园区2个,创建市级蚕桑产业园区1个; 新建桑园6000亩;改良低产桑园14000亩;新培育年养蚕20张或者新建桑园20亩以上的养蚕大户380户;推广蚕桑机具200台(件)。通过蚕桑标准化建设和蚕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蚕桑科技含量,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增强蚕桑产业的竞争新优势。

四、主要内容

(一)加强蚕桑新品种示范与推广

1、加强优质蚕种品牌建设。县蚕种场负责精心打造“天虹牌”名牌蚕种,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蚕种生产基地和良种保护区;积极引进推广经省级审定表现优良的蚕品种,良种率达到100%;认真做好 “菁松×皓月”、“两广二号”繁育和“华康二号”引进工作,保障本县养蚕所需。

2、夯实桑园更新改造工程。新建标准桑园6000亩;改良低产桑园14000亩。以强桑一号、农桑14和育71-1等为主栽品种,优良桑种推广率达到100%。

3、搞好人工饲料养蚕示范。在池河、中池、饶峰、两河、云雾山等五个镇设立人工饲料养蚕示范点,继续在池河大阳合作社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60张(春季30张、秋季30张)。

4、抓好高抗性蚕品种推广。引进高抗性蚕种“华康二号”2000张,夏季在中池、迎丰、两河等三个镇饲养推广。

(二)强化产业技术培训工作

1、统一技术培训教材。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编写《现代高效蚕桑技术》资料,印刷2000册,并制作PPT课件,作为全县蚕桑产业技术培训的统一教材。

2、实施全员技术培训。全年蚕桑产业技术培训8000人次,其中:遴选拟培育蚕桑产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进行职业蚕农集中系统培训450人次(县上集中培训200人次,镇上集中培训250人次);深入开展蚕桑“科技之春”活动及夏、秋、冬各季有针对性地开展蚕桑技术培训工作,到镇进村指导性培训蚕农7550人次,到镇进村培训率100%,培训入户率100%。同时搞好蚕桑产业发展动态和扶持政策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3、开展职业蚕农培育。鼓励支持各镇积极开展职业蚕农培育30人,对开展职业蚕农培育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镇在考核时予以倾斜。

(三)推进现代蚕业园区建设

1、积极开展蚕桑产业园区建设。规范提升天成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和迎丰花红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池河大阳蚕桑产业示范园区、中池蚕桑产业示范园区,新建云雾山镇丁家坝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和熨斗镇高兴蚕桑示范园区,建成县市级蚕桑产业园区6个,并将天成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市级园区。

2、积极培育蚕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强饶峰镇新华、迎丰镇花红坪、池河镇大阳、中池镇青泥涧、熨斗镇高兴等蚕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工作,新培育云雾山镇丁家坝和两河镇中心村蚕桑专业合作社,促使其规范运行和成长壮大,使其成为园区建设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蚕桑产业。

3、积极推行干部包抓工作机制。对园区建设工作实行主任责任包抓和一个园区一名副科级领导具体包抓、一名中层干部包联、一名业务干部进驻技术服务工作的责任落实机制,突出蚕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主体培育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4、积极抓好蚕桑科技示范样板。围绕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以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和发展蚕桑精准扶贫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每镇新建蚕桑科技示范点1个,切实发挥科技示范样板的带动作用。

(四)突出蚕桑强村大户培育

1、培育蚕桑家庭农场。全县新培育年家庭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蚕桑家庭农场8户,包括养蚕、桑园养鸡、桑枝食用菌及果桑等户,其中:养蚕农场80张/年以上。

2、新培育蚕桑产业大户。全县新培育年养蚕20张或者新建桑园20亩以上的养蚕大户380户。

3、建立技术包抓机制。继续建立“领导干部联片、组长联镇包村、干部联户帮扶”工作机制,实行“四个”包抓,即:实行养蚕大户培育包抓、小蚕共育技术服务包抓、鲜茧收购驻站监督包抓和蚕桑扶贫技术包抓的工作机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干部人头。对年养蚕50张以上的大户实行“一人多户、定向服务”技术包抓制度,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

(五)着力蚕桑资源开发利用

1、科学开展桑园间作套种。开展以套种地膜洋芋为主的桑园间套,进一步做好“桑-粮、桑-蔬、桑-豆类”等产业,全县开展桑园间作套种2万亩,将桑园林下空间有效利用,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2、大力发展桑-禽、桑-菌产业。全年发展桑园养鸡200万只,推广池河草庙桑林养鸡模式,提高亩桑经济效益。按照袋料桑枝比例20-30%的要求,全县栽培桑枝袋料食用菌1000万袋;抓好饶峰镇三合桑枝食用菌示范园和城关镇杨柳新区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富硒牌”桑枝食用菌品牌。

3、深度开发蚕桑新产品。县博硒农科公司负责桑果系列酒品开发、生产工作,着力“桑椹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做亮“博硒牌”桑椹酒品牌,努力开拓市场。县珍爱生态农科开发公司负责桑叶超微粉、桑叶粉系列食品及深度开发工作,广泛开展联合,拓展桑叶超微粉应用领域和产品市场。县银龙桑业科技公司负责桑叶茶系列产品开发,要创新工艺、提高品质、占领市场。充分利用桑叶资源,促进桑农增收。并围绕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

(六)广泛推广蚕业新机具

全年推广蚕桑机具200台(件),包括:桑树伐条机、省力桑枝剪、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粉机、切桑机、微耕机等,提高蚕桑机械化水平。

五、工作步骤

(一)学习动员阶段(2018年3月1日-4月20日)。县上成立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全县蚕桑科技提升年工作方案,并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各镇及相关单位、企业、园区合作社要按照方案要求,深入农户、镇村、企业开展广泛宣传动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4月21日-11月30日)。各镇及相关单位、企业、园区合作社要按照全县总体工作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实施方案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夯实责任,确保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8年12月1日-12月31日)。

各镇及相关单位、企业、园区合作社对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报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镇及相关单位、企业、园区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核实,并初步确定考核等次,报县农林科技局党委审定后,予以通报和表彰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韩燕明担任,副组长由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文俊和陈子培、县蚕种场秦友华担任,各镇分管蚕桑领导、县现代农业园区办公室、天成丝业公司、天新丝绸公司、博硒农科公司、珍爱生态农科开发公司和银龙桑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及各蚕桑产业园区业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文俊兼任,具体办公设在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张正毅、文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镇及相关单位、企业、园区要把开展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作为巩固提升蚕桑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做到认识统一、组织到位、措施得力,确保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督导落实。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注重统筹安排,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检查督促,抓好工作落实;要准确掌握相关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县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实行技术包抓。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联镇业务干部要对辖区职业蚕农(蚕桑产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小蚕共育示范及示范园区建设等,实行技术包抓,提供以技术指导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并建立蚕桑科技示范点。同时,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科技创新蚕桑专家工作站、安康学院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为我县蚕桑产业科技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四)抓点示范带动。各镇党委主要领导、镇政府主要领导、镇政府分管领导和县农林科技局班子、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班子要亲自务实做好抓点示范工作,各企业及园区业主要紧紧围绕园区建设和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蚕桑基地建设,切实做好抓典型树样板工作,以点促面,示范带动蚕桑科技提升年活动各项内容的落实。同时,要注重工作宣传,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工作亮点、好典型、好经验,各镇、相关单位、各企业及各蚕桑产业园区合作社全年宣传不少于2次,营造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

(五)严格考核奖惩。活动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对该活动开展实绩进行综合考核评比,评为优秀单位、良好单位和一般单位三个层次。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做出显著成绩的工作人员进行通报表彰。对活动中不作为或慢作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今年蚕桑产业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