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ZFBM-zfbmnlkjj-kjxx--2018-0062 公开日期: 2018-03-22 14:38
来源
内容概述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关于印发全县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

关于印发《全县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现将《全县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石泉县农林科技局

2017年8月3日

全县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科技人才对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支持保障,根据中共石泉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在全县深入开展“优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石组发〔2017〕24 号),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决定在全县开展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坚持解决急需与夯实基础相结合、外部支持和内生发展相结合,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加大对基层一线科技服务力度,促进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林产业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优秀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活动,每年选派优秀科技人才15名到基层提供服务,每年重点培养10 名基层急需紧缺人才,每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每年组织100名以上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技术精、作风硬的技术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懂经营营、善管理,能够示范引领农村产业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组建农林技术专家服务团,以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分批次组织技术专家深入到农村、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技术创新、项目攻关、人才培养等难题。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100 名,每人定点结对帮扶1 个贫困村,包抓1个农业园区、1个专业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1个产业大户,重点围绕蚕桑、畜牧、黄花菜、魔芋、山林经济等特色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二)开展“三区”人才支农活动。把“三区”科技人才工作和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为省市支援我县的专家学者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行优秀技术人才“三支”计划,重点加强农林科技系统各扶贫工作队的技术干部力量,每年选派15名以上业务精、素质硬的专业技术干部担任驻村干部或工作队长。认真贯彻《石泉县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暂行办法》,结合贫困村发展需求,鼓励优秀技术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充实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开展优秀专业人才帮带提升工程,通过“传-帮-带”方式,每年培养具有潜力的技术干部10名以上,建立农村后备人才梯队。

(三)开展实用人才培育活动。以“能人兴村”工作为抓手,着力选好、育好、用好能人,充分发挥乡村能人引领农村发展、参与、村域治理、助推脱贫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为依托,抓好种植能人、养殖能人经营能人和能工巧匠培育认定工作,3年共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万名,其中,2017年培育4300名,2018年培育3100名,2019年培育2600名。 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集中轮训,每年培训贫困户比例不低于60%,在每个贫困村开展1—3场次实用技术培训,每个村分别培训2—3名主导产业技术员,使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各类农村实用型人才覆盖农村各个行业、领域,基本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开展紧缺人才引进活动。根据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要,推动人才队伍结构的调整,促进人才与产业对接,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围绕蚕桑、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引进培养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助推产业发展;常态化开展柔性引才和向市场购买劳动智力服务,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农科所、安康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院地共建”和“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共赢发展。聘请国内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智囊团,指导产业发展,开展科学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蔡方毅任组长,冯宣民任副组长,各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科技人才助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扶贫办,由蒋元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科技人才助脱贫工作的组织安排和统筹协调工作。

(二)健全激励机制。对到基层工作或提供服务的科技人员在原单位编制和一切待遇不变,并在福利待遇、职务安排、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下乡补助按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执行;在驻点村开展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的,除享受相关奖补扶持政策外,优先列入年度科技计划,安排专项经费。

(三)严格考核奖惩。凡选派参与脱贫攻坚的技术干部,驻村(驻点)不少于1 年,每月驻村(驻点)工作不少于10 天,凡工作时间不达标的,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格次。年度考核为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在全县通报表彰,优先推荐评优树模和职称晋升;有特别突出贡献的,可破格晋升职称。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典型事例,推动其他干部向先进者看齐,营造“追赶超越”的干事氛围。进一步关心技术人才、爱护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留在基层、干在基层,以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脱贫攻坚事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