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常态开展,池河镇坚持抓点与促面同步、硬件与软件同步、督查与整治同步,统筹推进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水平。
抓点与促面同步,迅速推进。连续7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同步制定下发《池河镇破坏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池河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等,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并以清单形式下达环境整改目标与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以各级反馈的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按照“全镇域、全方位、全项目、全问题”原则,在开展环境问题全面摸排同时,查改并行、交叉进行、压茬推进。
硬件与软件同步,精准落实。累计投入1.14亿元对道路、污水管网、公厕等改造升级,对道路两侧、庭院、十字路口、裸露山体等复绿护绿,并完善环卫配套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近80万,聘请专业环卫、绿化、消杀公司,对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管护、孽生地消杀等进行统一管理与实施。与此同时,成立镇秦岭办,落实专人具体办公,对门牌标识、制度进行规范上墙。围绕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督查通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网格化管理制度等,结合镇情实际,不断夯实相关管理制度,并形成镇级领导、相关站办所负责人、村级负责人、村级环境监督员为一体的“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级级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
督查与整治同步,务求实效。结合全县开展的十项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自查与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企业、农家乐等逐单位逐村排查整治,并按照“一个突出问题、一名科级领导、一个专项整治小组、一套整改措施、一本销号台账”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镇村环保整治台账。对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实行“一对一”交办,由一名镇领导牵头,站办所、村协助,督促重点企业、单位限时整改到位。联合县镇执法大队不定期督导巡查,对损毁植被的迅速复绿,对环评手续不全的限时依法办理,对整治不到位的依法查处。截至目前,发放草种100余斤,复绿600余平方,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起,安装油烟净化器14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3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20余处。下一步继续健全管理机制,落实“三同步”工作法,打造山青、水绿、土净、天蓝的魅力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