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创建和谐城市环境

时间:2015-08-04 11:30作者:周传利源自:三创办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重大举措,不断推进改革的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城市执法管理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充分证明,完善社会执法管理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因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城市执法管理在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尤为重要,转变执法理念,营造和谐城市环境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县创获国家卫生城市,以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执法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转变理念,不断地探索、调整和改进城市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多年开展的城市长效管理整治活动,我们体会到,只有实现一明确、两转变,城市管理 执法工作才能不断续写辉煌,真正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和谐城市环境。
    一明确行政执法目的和意义。
    多年实践证明,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行政处罚本身也非目的,而是促进行政违法得到改变、被侵害的社会关系得到恢复。确立新的执法目的,就是要彻底消除“法即罚”、“法即管人”等错误的观念,在行政执法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执什么法,服什么务”的问题。绝对不可把执法与社会发展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形成对立面。过去特定的执法环境和狭隘的思想观念导致了执法方式了粗犷和单一,但随着我县城市建设的改造管理和各项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过去的“野蛮执法”和“以罚代教”不和谐的管理已不再适应当今构建和谐管理的形势要求。因此,在行政执法队伍中改变执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它应该是努力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创建还是执法管理,都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依法、高效开展创建和有益于改善社会环境,宣传发动广大群众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市容,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和殷实富康的生活氛围,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明确新的执法目的,转变执法观念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二转变行政执法观念和方式。
    一是转变行政执法观念。多年来传统体制下的城市执法管理工作,往往采取“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的方式,既影响了政府形象,效果甚微。新的行政执法目的,决定了执法观念的转变。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执法队伍的新课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管执法队伍,我们应当明确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目前,我县各项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推进,但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讲,我们行政执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不断的加强宣传教育,有效避免违规的人和事的发生。这是我们追求的第一目标。依法合理的处置各类已发生的违法、违章案件是我们的第二目标。做到第一目标就控制了第二目标;全面达到第一目标,我们就没有第二目标。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必须要转变,在加强宣传引导的同时,注重研究违章案件发生时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力求做到把违章行为控制在萌芽阶段。确立“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把理念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使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转变成为公共利益、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和服务者,引导广大群众共同维护和参与城市管理。
    二是转变行政执法方式。执法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执法方式的转变。我们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职责、新的挑战,新的创建任务,只有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实际,探索研究,更新观念,才能切实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才能有效地把执法,管理,创建等工作相融合。
    1、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城管,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核心,以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以逐步实现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优,思想良、作风硬、严格执法,心系群众的管理执法队伍。
    2、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始终把城市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牢牢抓住。充分利用报刊和各类宣传媒体进行积极正面宣传,加强与电视台和新闻媒体的联系,采取多形式、多样化进行跟踪宣传,继续发挥三创专栏,曝光台的作用,做到报纸上有文章、电视里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不文明行为的人和事,要求执法人员要多与经营户沟通交流,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执法管理人员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加强沟通,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抓好宣传教育,形成有利于城市长效管理的宣传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让城管执法工作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市民的城管意识,形成理解支持城管执法队伍的辛勤劳动,自觉参与、配合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通过学校等各种教育载体,对在校学生进行城管,交通的意识教育。城管交通进校园,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义务宣传,并直接参与市容纠违,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城管意识,影响并带动他人,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3、完善管理措施。预防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占道经商,交通违规等行为,采取不同的预防管理措施。如根据城市街道,经营户营业的时间有早有晚的实际,加强网格化管理,实行多班轮值的徒步巡查管理模式,确保管理不留空当。落实执法人员进行定点、定时、定人管理,目前通过创建和实施网格管理,我县县城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4、寻求正确的执法方法。依照和谐执法的理念,我们的行政执法应从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以查处为主转化为以帮扶为主,采取疏堵结合,对绝大部分的一般违法行为,把查处作管理为手段,而把帮扶作为目的。这是我们执法工作能够赢得政府支持、群众理解。坚持以人本理念,把尊重、理解、服务,帮助人,以帮扶为主,寓执法与服务之中,作为创建和谐执法工作模式,人广大群众理解支持执法管理。
    5、加强依法管理。我们应当看到,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简单执法、草率执法的问题,存在不讲程序、粗暴执法的现象,严重影响政府和执法队伍的形象。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公正严明依法执法,注重以教育和引导为主,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比如,我们县城区市场周边,桃园路,西单前后门以前几乎户户占道经营,每到上下班高峰时,行人行车难,周围群众反响十分强烈,三创办多次牵头组织大规模整治,效果却不明显。目前城管,交警改变过去的执法模式,严格依法执法,疏堵结合,同时设立执法岗亭,实行专人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根治了多年来的顽疾。
    城市执法管理工作是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心系民众、服务人民,创新工作,切实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各项创建为先导,求真务实的工作,狠抓任务落实,就能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我县城市的经济环境,在各项创建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为构建和谐新石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