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事环卫工作13年,管理着县城300个垃圾筒、38座垃圾中转站、23座公厕,负责调配126名环卫工人,她就是石泉县环境卫生管理所副所长,今年49岁的夏金兰。
黝黑的皮肤,瘦长的身形,还有满手的老茧,构成了夏金兰给人的第一印象。
自从2000年来到环卫所工作,她就和美手、美容、时装、高跟鞋这些女人天性的喜好告别了,转而在最脏、最累、最臭的工作地点,和“垃圾”这一常人都想远离的事物结下不解之缘。
石泉县城的垃圾量平均每月1500吨左右,正月会超过2200吨,这就意味着一年中大家最享受的假期,却是环卫工人工作量最大的时候。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出天星”放鞭炮,以求来年红火兴旺,正是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时刻,夏金兰和几位同事却彻夜不眠地在县城各处巡查清理。为了市民们过一个干净、舒坦的新年,环卫站的工人们轮番加班,清扫各处的纸屑杂物。
今年正月的一天,县城向阳大街的一处公厕发生了管道断裂,粪便污物壅塞横流,接到情况反映,夏金兰急忙叫上两个同事一起赶到现场,跳进满地污秽中开始清理,粪便漫过了她的鞋子,爬上了她的裤腿,她就像毫无知觉一样只顾埋头干活。3个小时后现场终于清理干净,她却在带着满身的恶臭回到了家中。因为这场事故,她一直感冒了半个月。
3月的一个周末,她参与一起垃圾集中清理活动,正在和同事们一起用铁锹向手推架子车里装杂物,突然,车的一头失重翘了起来,坚硬锋利的钢制车把手一下戳向了夏金兰的右眼,夏金兰下意识地闪避了一下,车把狠狠地砸中了她的颧骨,脸上立时留下了巴掌大的一片红肿,疼得她直流眼泪。单位的领导得知此事,叫她回家休息几天,第二天她却戴着大墨镜,顶着又肿又青的伤痕照常来到单位,还笑着说:没事,离眼睛还有一公分呢!我还能看见!
在朋友眼中,不管上班下班,不管在哪里看到夏金兰,她都是那一身藏蓝色的制服,她好像永远都在工作,没有“业余时间”。实际上,因为工作,她几乎的确没有休过节假日,长年的环卫工作,也使她养成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职业习惯。走在路上,她习惯盯着垃圾堆、垃圾箱看,看到垃圾筒偏了就会放正,看到路边有果皮就要捡起来,看到有人乱丢乱扔就想上去劝说制止。就连去西安看病,她都不忘走进医院小区,看看别人是怎么样收集处理垃圾。
经常和一些不文明行为打交道,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夏金兰和同事在滨江大道巡查,老远就听见一个人用难听的恶语辱骂他们,同行的小姑娘气得眼圈都红了,夏金兰劝她说,“别理他,放宽心,你就当没有听见,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作为全县126名清洁工的管理者,夏金兰经常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关怀。今年二月,环卫工人张海华在打扫卫生时摔了一跤,原以为只是扭到脚,夏金兰赶去他家一看,坚持把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原来是髌骨破裂,必须住院治疗。张海华说,如果不是夏所长,他的脚还不知道会被耽搁到什么时候。
2008年,县上启动了双创工作,2011年,双创升级为“三创”工作,对县城的环境卫生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夏金兰觉得,这对环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提醒着她们要更加勤谨,一刻也不能松懈。
环卫所的18名成员中,16位都是女同胞,这支队伍也因此被称为“娘子军”。可能有的人觉得我们女的娇气,但是在夏所长带领下,我们这支队伍素质还是过硬的,从事这份工作,就必须放下所有身段,吃苦耐劳。夏金兰说,虽然姐妹们都是好样的,但还是觉得多点男同志会更好,毕竟工作太苦、太累,女同志体力还是有限。
夏金兰黑瘦的手掌上,是一排坚硬整齐的老茧,用她的话说,这是一双“皮糙肉厚砍柴的手”,饶是这样,老茧上仍然有刚刚磨破尚未愈合的血泡。
有人说环卫工作者是“城市的美容师”,正是这样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才换来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妆点出我们清新靓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