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在石泉经开区内,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手法娴熟地分拣、包装黄花菜,成箱的货品整齐排列在仓库,即将开启前往印尼雅加达的跨国征程。
“金针”破土,从庭院走向产业
在《滇南本草》中,黄花菜被唤作“金针菜”。石泉的黄花菜种植历史绵延千年,但长期囿于庭院经济。十多年前,在外闯荡多年的销售精英王金兰,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与责任,毅然返乡成立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启黄花菜产业突围战。
彼时,乡亲们满心疑虑,市场前景也迷雾重重,但王金兰没有退缩。她翻山越岭踩着泥泞山路劝说乡亲们,挨家挨户耐心算细账:“种玉米一亩地收益不过千儿八百,改种黄花菜保底能有两千。”正是这份执着,让庭院零散的黄花菜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聚成万亩产业带。
同时,石泉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为该公司提供全链条扶持,破解融资、用工、物流、水电等难题,助推全县黄花菜产业做大做强、破壁出圈。如今,该公司的影响力辐射四县一区,3万余亩黄花菜田如金色丝带般缠绕在汉江两岸。在丰产期,户均收益超8000元,曾经的“土货”开始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
古法焕新,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随着黄花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加工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烘晒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2017年,黄花菜成熟期恰逢多雨季节,鲜菜霉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让王金兰心急如焚,也让她深刻认识到传统晾晒工艺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于是,该公司与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联合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研发团队在科研室里与时间赛跑,连连攻克了鲜黄花菜保鲜储存等4项技术壁垒,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清水黄花菜、黄花菜菌汤包等系列新品相继问世,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特派员带着“保鲜秘方”走进乡村,农户们按照企业提供的精准配方,将刚采摘的黄花菜码进青花瓷缸。经过公司的技术转化,富含硒元素的黄花菜系列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成功获得进军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多仓联动,跨境出海拓新局
“一带一路”的东风为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带来新机遇。公司敏锐地捕捉到有机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果断决定“跨境出海”,融入东南亚市场经济发展。
为破解跨境物流困局,该公司精心布局“多仓联动”策略。在国内,石泉富硒食品产业园的加工仓内,精密分选设备筛选出特级黄花菜,经过精深加工变成即食产品,自动化包装线将其装入标准化礼盒,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在国外,公司建立“海外仓”作为跨境物流枢纽节点,采用“前置备货+快速配送”模式,通过蛇口港等跨境运输通道,与海外仓形成高效联动,将跨境运输周期缩短近半,物流效率显著提高。
2023年,该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建成第一个海外仓,总投资200万美元,仓库容积5000立方米,仓储量达1000吨。“海外仓”模式通过构建境外仓储体系,有效解决境外进口商压价问题,助力企业掌握商品定价权,实现产品溢价空间提升。其通过产业链价值传导机制,最终形成农产品收购价提升、农民收益增长的反哺效应。
自成立以来,该公司累计出口农副产品8000吨,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增值。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康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摘得首届安康市政府质量奖、优秀外贸企业等多项荣誉,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实现了安康地区国贸基地“零的突破”。这些荣誉不仅为产品贴上了信任标签,更让深山农产品在跨境出海征程中拥有坚实的底气。
“我们将加速建设集冷藏仓储、物流、展销、通关等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公共海外仓服务平台,让富硒食品直通全球餐桌!”王金兰指着即将启程远洋的集装箱说,目光坚毅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