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石泉县云雾山镇人民政府202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zzfsqxywsz/2025-0011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石泉县云雾山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年04月23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5-04-23 09:19
内容概述 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成效巩固、发展环境优化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对2024年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并2025年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进行安排。

石泉县云雾山镇人民政府202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云雾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镇政府面对经济下行、结构调整、矛盾交织等阵痛期,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以赴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发展稳步向好。全年共实施项目13个,总投资829万元,同比增长86.3%,均已全部完工。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落实有力,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00余万元,带动了160余名群众就业。紧盯招商引资任务,积极外引市场主体、内联县籍在外成功人士,累计外出招商引资12次,引进重点项目4个,完成招商引资67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485亿元,提前且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古银路、迎石路前期实物丈量和相关公示,签订协议357户337.06亩,为项目开工奠定坚实基础;下大力气化解宁石高速遗留问题,协调三分部拨入资金159.1万元,目前已解决68件。

二是产业发展持续壮大。实施富硒预制菜首位产业培优壮大工程,新建预制菜基地三处,共计面积500亩;全镇发展蔬菜6400亩,总产量6100吨;巩固发展千头猪场1个,百头牛场1个,百头羊场5个,万羽鸡场2个,培育各类农业企业共计33个。稳抓桑蚕养殖业数字化转型,全镇11个村均已加入智慧桑蚕系统,发种2671张,新发展桑园100亩。认定市级农业园区1个,县级园区2个,县级家庭农场2个。新建魔芋示范基地两处,全镇共发展魔芋13500亩,新增2000亩,新建林下淫羊藿1500亩。坚持科技赋农,持续深化与市农科院研发合作,新发展盆栽魔芋6.2万盆,盆栽黄精1万盆。引进陕西佳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个,推动产业链条延伸。

三是乡村建设稳步提升。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创建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个,县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个。深化“镇评村、村评户”机制,采取“示范引领一批、组织发动一批、帮扶拉动一批”方式,组织30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集中清拆232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巩固提升农家乐4家,改建新建农家乐、民宿3家,农旅融合发展态势稳步向好推进。确定5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特别是公交线延长至银杏坝村于2024年12月底贯通,为广大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四是成效巩固扎实推进。全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3户34人,消除风险14户46人。严格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镇义务教育学龄人口1046人,无辍学情况发生。2024年全镇脱贫人口、监测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为全镇849名特困、低保或监测人口等特定对象参保资助20.38万元。经镇政府和镇卫生院协同发力,卫生院住院部正式运营。2024年实施危房改造5户,经住建部门验收鉴定合格,补助资金已兑付到户。实施人居环境农户庭院改善项目,拆除残垣断壁19户,落实农房改造提升75户。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原则,共发放民政资金667.12万元,其中低保新增23户39人,特困供养户新增12户12人,发放困难残疾人补贴305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12人。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全镇实现转移就业3010人,落实公益岗位112人,苏陕劳务协作25人,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138人、转移就业交通补贴622人,开展职业技能(创业)培训151人。

五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7次,排查各类隐患40处,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亡。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推进矛盾纠纷“四个一排查、三级联办、双向评价”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2件,受理县委书记民情三本账20件,办结16件,受理12345工单48件,全部办结。完成耕地流出撂荒地整治1043亩,整改卫片执法图斑82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常抓生态环保,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压实林长制责任,调整优化全镇11名天保护林员、16名生态护林员、10名森林管护员,2024年组织义务植树4.5万株,打造“小果园”120余户,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守护绿水青山。

六是作风建设坚强有力。落实班子成员“旬清单、旬报告”机制,重点工作推行“三单督察、三色督办”,全年围绕巩固衔接、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粮食安全、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各类日常督查50余次,印发通报6期,实现抓早抓小、抓细抓常。先后建立健全公文办理、财经审批、值班值守等10项制度,形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配合有力、协调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政府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都是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班子成员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斗的结果,凝聚着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云雾山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云雾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导致全镇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少,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富硒食品、秦巴医药产业链初具规模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发掘云雾山镇生态旅游资源;镇本级财政薄弱,项目申报储务不优,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大,特别是8.22水毁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耕地保护、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问题时有发生;少数干部抓工作方法不多,遇到矛盾束手无策;部分干部干劲不足,存在佛系心态、躺平行为,与建设“三星”云雾山、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剖析,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美好石泉建设“五个五”发展思路和“七个聚焦精准发力”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门户镇、重点镇、先行镇”定位要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以大举措推动大发展,以大发展实现大跨越,加快推进“三星”云雾山建设。

(一)抓项目,强产业,在经济发展上跑出加速度。一是加大项目支撑。积极做好古银路、迎石路改建、大坝河小流域治理、安康石泉35千伏云雾山变10千伏配套送出等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工作,以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项目加快推进。围绕富硒预制菜首位产业、生态旅游支持产业策划包装重点项目,优化补充镇级能人库,完善推介、服务、代办等措施,以“项目管家”为小切口深化改革,聚力破解招商项目落地难题。借助秦巴山水石泉县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EOD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不低于2024年,更加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力争全年招引工业企业破零。二是确保粮食安全。继续坚持“耕地保红线、林下见产业”的思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恢复工作,打牢稳产保供基础;培育官田、水田坪粮食产业强村2个,抓好水田坪、南沟、官田村等3个500亩优质粮油示范点建设,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0.48万吨以上。在官田、秋树坝、南沟村新发展预制菜原材料保供基地500亩以上。三是发展特色产业。推行“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引育并举、科技赋能、多元融合”五个坚持的举措,按照“一体两翼”产业发展布局,紧盯林下魔芋、林下中药材等产业,以淫羊藿、猪苓、黄精、黄柏等为重点,发展订单种植1070亩;以建设魔芋产业强镇为目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农户”发展模式,全年新增魔芋2000亩,培育官田、银杏坝魔芋强村2个。建设南沟、云阳、丁家坝蚕桑强村,新建低改桑园50亩,管护提升1000亩;建设秋树坝、官田、松树沟、板桥、丁家坝畜牧强村5个。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园区1个、县级园区2个,抓好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持续推动“秦巴鬼谷子”鸡蛋、鬼谷子腊肉、官田贡米、秋树坝土蜂糖创响云雾山品牌;适度建设深加工项目,提升中药材、魔芋产品价值。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发特色化、多样化、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深入调研,制定措施,推进云雾山“烤烟复苏”行动,全年在银杏坝、铜钱峡、松树沟、丁家坝种植烤烟400亩。四是促进文旅融合。坚持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主动融入全县文旅发展大局,继续提升官田、秋树坝、双河村民宿、农家乐,丰富经济业态;推行县镇联动,一体打响“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对云雾山景区文化、历史传承进行深度挖掘,打造休闲、购物和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目的地;依托富硒农产品,全力开发一桌“硒”餐、食补、药补等,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带得走。启动官田村旅游名村创建工作,力争年内获得市级以上命名。五是壮大集体经济。推进镇强村公司实体化运营。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集体闲置资产,采取资源发包、资产参股等多种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益保持在10万元以上,力促20万元的示范村3个以上、50万元的强村2个以上。

(二)惠民生,增福祉,在民生改善上体现高强度。一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好五年过渡期收官战,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抓实帮扶资金、项目、资产一体化管理和易地搬迁后扶,坚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探索林田土楼等乡村沉寂资源的盘活路径,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以乡村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二是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实现稳定就业3000人以上,养老保险、医保参保率争取达到99%、97%以上;常态化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政策落实落地。强化农村困难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关爱帮扶,及时开展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生存认证。对符合五保、低保、临时救助等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审批,确保兜底政策应享尽享。优化便民服务大厅办事流程,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继续推进孝义文化、鬼谷子文化进学校,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相关的知识讲授、学生实践活动。创建志愿品牌,组建以党员干部、社会爱心人士为、村内能工巧匠为主体的“孝义志愿服务队”,定期对村内留守老人等老年群体开展健康义诊、生活照料、便民代办等服务活动。巩固提升违规坟墓整治成果,推进镇级公墓建设。三是着力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借助古银路、石迎路实施契机,对大坝河、将军河流域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进行整治,完成北部森林康养示范带建设任务;在珍珠河流域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双河至云雾山高速路口森林康养示范线。全力支持官田、云阳省、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拆、清、除、建”集中攻坚成果,总结推广银杏坝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拆改建管”五字决,探索在全镇开展“全民清扫日”活动,彻底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提档。深化农村三大革命,高质量推进改厕任务,配合县环保局做好大坝河小流域治理及银杏坝村、丁家坝村污水处理场建设。

(三)抓安全,防风险,在社会大局上维护大稳定。一是筑牢安全防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守牢道路交通、防火防汛、地质灾害、建筑施工等风险领域安全底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常态化开展居民自建房、燃气、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监管执法;突出抓好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逐步消除镇域公路地质灾害风险;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突出秦岭、汉江流域两大主战场,全面落实河、林、田长制;高效完成省、市、县环保交办反馈问题整改;优化秋树坝、丁家坝垃圾中转站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生产绿色发展。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提升书记民情三本帐办理质效;做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加强对重点信访户和信访群体的前端防范;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继续推行“四个一排查、三级联办、双向评价”信访办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我们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干字当头贯穿始终,一心为民谋发展,一体同心重实干,一身正气守清廉,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政治建设第一责任。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时刻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二)坚持依法行政第一准则。始终把法治理念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及纪检、审计、司法、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委员议案。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实干争先第一导向。始终把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体现在政府工作全过程,把“讲效率、重结果”作为衡量效能建设的标尺,坚持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定了就干、说了就办,特别是针对县委提出的“七个聚焦精准发力”目标任务,将逐一落实、高效推进,做到事事有回音。紧扣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和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清单销号、闭环管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四)坚持清正廉洁第一底线。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在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统筹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动抓好意识形态、巡视巡察、审计整改等任务落实,持续巩固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成效。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以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同心协力,接续奋斗,云雾山的发展必将劈波斩浪、扬帆远航,云雾山的事业必将蓬勃发展、乘势而上,云雾山的未来必将迎来赶超跨越、富民强镇、振兴崛起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