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曾溪镇2025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zzfsqxcxz/2025-0028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03日
有效性 已失效 公开日期: 2025-03-04 15:36
内容概述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部署要求,巩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村庄干净整洁常态化、长效化,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面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曾溪镇2025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驻村工作队:

为持续巩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将《曾溪镇2025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泉县曾溪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3日

曾溪镇2025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部署要求,巩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村庄干净整洁常态化、长效化,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面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认识山水林田就是乡村本底,瓜果菜蔬就是乡村特色,花草河塘就是乡村风景,农家民居就是乡村画卷,进一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到2025年底,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村庄道路更加畅通便捷;垃圾处理体系完善,储存、转运设施齐全;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杂物堆放整齐,庭院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完善,村庄“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长期巩固坚持。

二、工作重点

1.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全面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配备保洁队伍和基本保洁设备,在重要时间节点适当增加清运频次,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不满溢。同时要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通过入户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普及分类知识,积极探索“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新型治理模式,推动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相结合,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2.推进农业废弃物治理。要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广“粪污+秸秆”堆肥还田模式,督促养殖户建设粪污收集池、堆粪场等设施,配备转运设备,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推广粉碎还田、饲料加工、基料制作等利用方式,有效避免柴草乱堆乱放现象,确保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3.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坚持以建设“靓美曾溪”为目标,以油坊湾、高坎2个市县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为核心,围绕打造210国道、曾中路、石左路三条和美乡村示范带,紧扣沟边、路边、江边和路口、村口、家门口“三边三口”开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开展集中清理行动,把多的清理掉、乱的理整齐、脏的扫干净;以资金保障、项目包装、节点提升为抓手,以家庭妇女为主体,开展“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四化”行动,大力发展门前有花园、果园、菜园的庭院经济,培育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五美庭院”,油坊湾、高坎两个示范村培育30户以上“五美庭院”示范院落,其他村要至少培育20户以上“五美庭院”示范院落。

4.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污水治理设施日常运行监督,确保现有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排放。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扎实开展农村河塘、沟渠清於疏浚,重点整治黑臭水体,全面清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确保沟渠畅通、水体清洁。同时要加强巡查监管,杜绝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现象,及时解决巷道积水问题,实现村内污水规范排放、有序流动,切实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

5.推进厕所粪污治理。各村要构建“建管并重”的厕所运维体系,根据“群众参与、村级主导”的原则,负责户厕日常维修维护、粪污定期清运及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改厕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质量优先,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加快户厕改造进度,全面完成改厕任务,对往年改厕完成农户进行回头看排查,重点检查改厕设施是否正常使用、是否存在损坏、原有旱厕是否彻底拆除等情况,确保所有卫生厕所长期正常使用,真正让农村改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6.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乡风文明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全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加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方面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思想认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逐步培养村民的良好家庭卫生观念和生活习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全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7.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围绕“拆顽疾腾空间、清垃圾促净美、补功能提品质、建机制固长效”的总体思路,坚决拆除各类违规违法建筑物,切实解决私搭乱建、违法超建、乱堆乱放、乱摆乱占问题;拆清乱拉乱接、违规交越、无序搭挂的线缆,着力解决“空中蜘蛛网”问题,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全面清除国道沿线、道路两旁和镇村公共区域安装不牢固、破损陈旧、废弃停用和内容过时的户外广告;抢抓春季造林绿化有利时机,引导村民植绿造林,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农户庭院整洁美观;就地取材用微工程、小投入扮亮乡村,补齐人居环境设施短板,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上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人居环境整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和村支书为成员的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深入部署,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村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健全长效机制。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完善管护制度、标准和规范;坚持“周五集中清扫”机制,组织镇村干部、公益岗位、志愿队伍和广大群众常态化开展集中清扫活动,重点清扫、整治“顽瘴痼疾”。各村成立“妈妈检查团”,按月开展“五美庭院”检查评比活动。通过干部的示范带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变群众被动干到主动做,形成“个个爱干净、人人要整齐、全民争靓美”的良好氛围。

(三)拓宽宣传路径。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群众例会等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要求做到家喻户晓;积极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提高农村居民生态文明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