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期。在石泉县曾溪镇兴隆村,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引领村民积极投身各项春耕生产活动,烤烟地起垄堆肥、黄花菜移栽管护、香菇大棚注水培育、冷水养鱼防病管理,各项产业项目稳步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兴隆村的主导产业之一,烤烟一直是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支撑。为了确保今年烤烟丰收,早在春节前,该村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
近日,在四组的烤烟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彭易军组织村民们手持锄头、铁锹,有条不紊地起垄堆肥。起垄是烤烟种植的关键环节,关乎烟株生长的土壤环境。村民们严格遵循烟站技术员的指导,按照标准行距、垄高操作,旋耕机、起垄机协同作业,一条条整齐的垄在田间延伸。
“今年,我们严格依照技术要求,把起垄堆肥工作做细做实,为烤烟丰收筑牢根基。”村民王力信心满满地说。科技助力下,兴隆村的烤烟产业蓄势待发,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近年来,黄花菜作为兴隆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3月5日,石泉县委、县政府召开农业产业大会,兴隆村代表曾溪镇与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百亩黄花菜订单,更为这一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当下,正值黄花菜移栽管护的关键期。
在黄花菜种植基地,村民们小心翼翼地从苗床取出培育好的种苗,按照科学株距、行距移栽到整理好的土地里,严格把控移栽深度,确保种苗顺利扎根。
村党支部副书记司额和每日都会到基地查看种苗生长情况,为村民传授管护知识:“黄花菜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保湿,还要重点防治病虫害。”为提升黄花菜产量与品质,曾溪镇特邀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村民们在专家的讲解中掌握了科学管护方法,对黄花菜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有了专家指导,我们种黄花菜更有底气,今年肯定大丰收!”村民王高灵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兴隆村的香菇大棚,浓郁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上面密密麻麻地长满了香菇。为保证香菇持续生长,村民们正在进行精细地注水培育工作。
驻村干部涂应辉带领村民熟练操作注水设备,精准控制注水量。这可是个技术活,注多了菌棒易腐烂,注少了则影响香菇生长。村民们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已然熟练掌握了这套技术。
除注水外,村民们还精心管控大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每日按时检查各项指标,及时调整环境条件。悉心培育下,香菇长势喜人,鲜嫩的香菇从菌棒中探出,预示着又一次丰收。“看到香菇长得这么好,所有付出都值了,上市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村民黄志彩满脸笑容,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石泉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兴隆村创新采用“异地置业”“飞地养殖”模式,在两河镇金盆村发展冷水养鱼产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开辟新路径。
金盆养鱼基地内,清澈山泉水不断流入鱼塘,鱼儿欢快游弋。村民们忙着投喂饲料,密切观察鱼儿生长情况。村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依据鱼儿生长阶段和水质状况,制定科学投喂与养殖管理方案。
兴隆村党支部书记彭易军原本就是养鱼大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自冷水养鱼项目确定后,他时常前往基地,关注产业发展,积极协调解决问题。“网箱规范后,为村民谋划新产业是村党支部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发挥资源优势,把冷水养鱼产业做大做强。”彭易军说。
为提升冷水鱼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村里探索生态养殖模式,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有益微生物,实现养殖与生态和谐发展。
在春耕生产过程中,兴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各项生产活动。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需求,提供帮助与指导。邀请农业、林业、渔业专家现场指导,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协调农资供应商,提前储备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并安排市场监管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保障,确保春耕顺利进行,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彭易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