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期”。连日来,在喜河镇一片片碧野田垄之间,村民们应时而作,抢抓晴好天气,以地作纸,将勤化笔,忙着翻耕土地、深施基肥、覆盖薄膜,处处呈现出一幅幅抢抓农时积极备战春耕的火热画卷。
走进大雁村、田心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伴随着农机具的轰鸣声,农户熟练地操作着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为田地“舒筋活络”,犁田、旋耕、平地,春耕生产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中药材种植,整地起垄非常重要,地整好了,种植也就成功了一半。”指导村民整地起垄的技术员详细介绍道。今年大雁村预计种植丹参50亩,田心村预计培植柴胡200亩,种植基地从育苗、整地、栽种、管护到采收,都会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增收机会。
“柴胡是一味可以疏肝解郁、解表退热的中药材,市场价格十分可观。为了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村民就业,我们村年初流转了200亩土地准备发展柴胡种植,与安康铭航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柴胡种植收购合作协议,由他们进行统一收购。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又可带动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田心村党支部书记江本友说。
在盘龙村的150亩红薯育苗基地里,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培育红薯秧苗。排薯、覆土、浇水……每一个步骤都井然有序。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为抢抓农时,基地从几天前就开始了新年育苗工作,农户把红薯种进土里以后,再覆盖上一层地膜,等待一两个月后,幼苗就会长出,能大幅缩短成熟时间。
“当前趁着晴好天气,我们组织农户尽快把红薯种苗排在苗床里,要对下一茬红薯生产提供种苗保障,为红薯增产增收打好基础。”盘龙村党支部书记刘丽说道。“目前全村约有5000余斤种薯,再过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出苗。”村民小陈一边说着,一边挑选出饱满、无病害的优质种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床上,每一个种薯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确保每一株红薯苗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和空间。
今年以来,喜河镇围绕“一带五区”发展规划和“六个千亩示范工程”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培育特色产业。计划以541沿线村为重点,突出抓好千亩精品茶园、千亩中药材种植、千亩预制菜产业、千亩黄花菜产业、千亩有机粮油示范片、千亩烤烟产业示范片,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下一步,喜河镇将强谋划、细部署,立足全镇农业生产实际持续抓好春耕生产工作,守好“三农”基本盘,全力组织春耕备耕生产,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确保今年工作取得“开门红”,实现“全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