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镇2024年度履行普法责任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5-01-24 10:50作者:佚名源自:石泉县两河镇人民政府
分享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两河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本镇2024年度履行普法责任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普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普法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任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任责任副组长,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派出所所长及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晰工作职责,指导普法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并印发了《两河镇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了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具体要求,为全年普法工作提供了工作指引。

(二)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宣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影响力。充分利用“大美两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镇村(社区)微信群等不定期推送法律法规知识500余条,开展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活动10余次,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结合本地文化特色,组织文艺爱好者编排法治小品、法治相声等节目,以法治文艺演出、普法宣讲会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全年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和宣传品1万余份,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

(三)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普法教育效果。一是强化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聘请3名法律顾问分片联系辖区各村(社区),常态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次,接受法律咨询300余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二是加强学校法治宣传教育。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联合两河九年制学校,通过开展“法治第一课”和模拟法庭进校园等主题普法活动3次,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三是开展企业法治培训。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组织法律顾问进企业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

(四)强化法治实践,提升普法工作实效。一是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20余次,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组织法治培训2次,不断提高调解员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指导其切实发挥作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三是积极开展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示范企业等创建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镇法治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特色亮点及成效

(一)特色亮点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选拔和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熟悉基层情况的“法律明白人”,组织全镇122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业务培训2次,常态化指导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及时解答群众法律疑问,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二是坚持“法治+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普法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法治宣传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二)取得成效

一是公民法治素养逐步提升。通过一系列普法活动的开展,辖区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显著提高,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二是社会矛盾有效化解。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

三、存在问题

一是普法资源分配不均。部分村(社区)普法资源相对匮乏,普法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二是普法宣传形式单一。虽然创新了一些普法形式,但整体以传统宣传方式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普法手段。三是普法效果评估不足。对普法工作的效果评估不够系统、全面,难以准确反映普法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改进措施

一是优化普法资源配置。加大对普法薄弱村(社区)的普法投入,确保普法资源均衡分布。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普法资源和支持。二是丰富普法宣传形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普法手段,如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普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建立普法评估机制。制定科学的普法效果评估标准和方法,定期对普法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五、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深化普法教育。持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法治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丰富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册等宣传载体和形式,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完善法治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完善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调解能力,指导其发挥作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四)推动法治示范创建。深入开展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示范企业等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引领提升全镇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对法治示范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机制,以法治建设助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