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中池镇:2024年的春夏与秋冬

时间:2025-01-23 16:33作者:胡 玉源自:中池镇

四季更迭,时光流转。2024年,中池镇紧扣农业发展需求,全方位推动农业产业进步。从春的萌芽、夏的蓬勃、秋的丰硕,直至冬的沉淀,以细腻且坚定的笔触,勾勒出农业产业稳健前行的壮美画卷。

春日耕耘,花香四溢

当第一缕春风轻柔拂过大地,沉睡的万物在暖阳的轻抚下纷纷苏醒。春天,不仅带来了明媚的阳光和盎然的生机,更是农业生产的黄金时期,冬藏的欣喜在此刻悄然呈现,田野中的七色“彩虹”竞相绽放,俯瞰筷子铺村的黄色花海,绿色小麦铺就的“花海中池”四个字分外惹眼。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五颜六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人驻足欣赏。

这是中池镇打造优质粮油示范基地的生动体现,为提升本地粮油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池镇深入调研,结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科学规划了粮油示范基地的布局,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的粮油生产基地。2024年,筷子铺村建成优质粮油示范基地1个。同时新引进水稻新品种3个,油菜新品种4个,在东沙河村、城镇社区、筷子铺村设立良种示范田,以直观方式展现良种优势,提高良种使用率。全年粮油种植面积21070亩,产量超6230吨,其中水稻种植4250亩,油料作物种植7500亩。中池镇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粮食生产先进镇荣誉称号。

夏日炎炎,产业蓄力

当炽热的骄阳高悬天际,整个中池镇被夏日的蓬勃朝气所笼罩,沿着迎池路前行,道路两旁大片的百日菊正肆意绽放,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夏日的热浪滚滚袭来,蚕桑产业蓄势待发。遵循“分批采摘、留叶养树”的科学原则,蚕农们如同细心的寻宝者,优先选取枝条中部那些成熟且无病虫害的桑叶,这样既确保了蚕宝宝们能够享受到充足且优质的食物,又避免了过度采摘对桑树生长造成伤害。蚕农穿梭在各个蚕室之间,如同经验丰富的领航员,精准地掌控着蚕室环境的每一丝变化,巧妙地利用通风设备,让清新的空气在蚕室中欢快地流动;合理地布置遮阳设施,为蚕宝宝们撑起一片清凉的“天空”。玉米大豆套种也进入关键时节,农户频繁穿梭在田间,充分考虑玉米和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光照和水分的不同需求,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合理灌溉,保证玉米和大豆在高温环境下也能茁壮成长。

面对高温天气,中池镇积极组织培训,及时指导农户对其他粮油作物进行科学灌溉,确保土壤墒情适宜,全面运用绿色防治技术,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害虫,释放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障了粮油作物的绿色生长。2024年,中池镇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705.15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虫网等生态农业设备80余个,组织镇村开展一喷多促、一喷多防共计20余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2场1323人次,光蚕桑一项为群众带来收入近1000万元。

秋日硕果,丰收盛会

凉爽的秋风轻柔地拂过中池镇的每一寸土地,秋天带着丰收的喜悦悄然而至。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发出欢快的轰鸣声,将饱满的稻穗卷入“腹中”,不一会儿,一袋袋金黄的稻谷便被运送到田边,堆积如山,仿佛是大地馈赠的金色宝藏。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辛勤劳作后收获的满足。

中池镇再度接过“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接力棒传递丰收的喜悦。从场地的选址与布置,到活动流程的规划与编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村民们也纷纷响应,有的负责整理自家的特色农产品,精心挑选出最优质的玉米、大豆、瓜果等,希望能在丰收节上一展风采;有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协助工作人员搭建舞台、布置摊位,忙得不亦乐乎。筷子铺的场地、西沙河的紫皮长茄、茨坪村的红辣椒、村民自发提供的玉米……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整个镇都沉浸在一种温馨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之中。

2024年9月22日,中池镇成功举办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现场设置了农事体验区,游客们可以亲自走进田间,感受农作的乐趣,农户们大展身手,比拼着收割、脱粒等技能。游客感受到了新奇与热闹,群众感受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和发展的蓬勃动力。这次丰收节不仅是对一年辛勤劳作的最好回馈,更是中池镇向外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冬日漫漫,规划谋新

当凛冽的寒风悄然吹过,万物在这寂静的季节里沉淀与积蓄力量。虽然田野间少了往日的热闹繁忙,但农业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中池镇在冬日里开启了新的耕耘篇章。

油菜田在冬日寒风的轻抚下,宛如一片静谧的绿海。农户开始了油菜的冬季管理,他们仔细查看油菜的生长状况,合理施肥,补充油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强其抗寒能力。农户们积极开展“三园”的管理工作,他们手持修剪工具,精准地剪掉病枝、枯枝和过密的枝条,让果树、桑树在来年能更好地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还为果树、桑树穿上了“防寒衣”,通过树干涂白、包扎等方式,为果树抵御严寒,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中池镇按照“一业引领、多业融合、共生发展”发展思路,致力于构建“一产促三产带二产”的良性循环体系。提前要求各村(社区)结合自身需求和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目标,谋划产业发展措施。与此同时,修复农田设施的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新修的机耕路、农田护岸、灌溉渠和过水路面桥,以及修复后的拦河坝和农田挡护,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土地焕发生机。2024年,中池镇新修机耕路5700米、农田护岸360米、灌溉渠358米、过水路面桥1座,修复拦河坝1座、农田挡护120米,连续2年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改善了2000余亩耕地的生产条件。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中池镇农业产业在四季更替中不断迈向新台阶,产业发展新中池的振兴画卷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清晰和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