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中池镇:小烘干机的大使命

时间:2024-12-17 16:23作者:李 成源自:中池镇

“村上的烘干机整得好啊,不仅村集体能有额外的收入,我们农民有想卖的农产品也能多一种形式选择了。”村民陈立奎竖起大拇指,对着村党支部书记陈伟赞许道。

夹丰村位于中池镇西北12公里处,距县城约45公里,东与茶里村隔河相望、西邻云雾山镇南沟村,南靠茨坪村、北毗迎丰镇弓箭沟村,平均海拔600米,呈“两山夹一沟”之势;土壤稀薄难耕作、山大沟深石头多。如何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去发展产业、壮大集体,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历届村党支部的一道难题。

“村上到底能够发展些啥,陈书记?”夹丰村老党员严洪林在23年下半年的党员大会上提问道。“村支部对这个问题也已经多方面地考量过了,这次请各位党员来开会,也是请大家能够一起说说想法,共同集思广益……”陈伟恳切地说道。

就这样,通过一轮轮的讨论,加上同驻村工作队一起广泛征求村民代表、致富能人、两代一委的意见建议,村党支部决定发挥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村内发展林下椴木食用菌种植。在帮扶单位以及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借助该项目的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于今年10月购置了烘干机2台。但是由于椴木食用菌种植生长周期比较长,食用菌产量较小,购置的烘干机还不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陈书记,你看村上的烘干机每次都烘那么一点点,有些浪费机子。反正还有很大的空间,能不能用村上的烘干机也帮我烘些花生”村民冯宣芝询问。“可以嘛,你想烘啥就烘啥。还可以帮忙向周边坐下宣传,有啥想烘的可以拿来这边烘。村集体购置烘干机,一方面是因为食用菌产业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给周边有需要的群众行方便。”陈伟一边整理菌棒,一边笑着说道。

于是,两台烘干机就这样开始烘起了红薯、花生、香菇等农产品,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随着烘干机风扇发出的阵阵轰鸣,不仅让在寒冬制干货有了可能,而且拉近了村集体与群众的关系,还间接地带动了红薯干等一系列干货的销售,村集体和群众都从中有所收益。

“我们结合村域实际和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用两台烘干机让村集体和村民在这个冬日有了些起色。”陈伟说道。“下一步,我村将继续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联农带农助农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添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