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今年以来,曾溪镇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扣县委“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要求,以孝义善举培育工作为抓手,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保障体系,创新推行“1455”工作法,切实在顶层设计、氛围营造,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协同联动,共同发力,共建“知孝义、明孝义、践孝行”的幸福家园。
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在自上而下中夯基垒台。一是高位推动强保障。成立以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孝义善举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孝义善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点对点指导,推动孝义善举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累计召开孝义善举专题会议4次,到村指导20余次。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联村领导督促抓、村“两委”干部一线抓、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工作层层落实,形成全镇上下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建强机制聚合力。创新推行“1455”工作机制,即建立“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组建“四支队伍”,开展“五大行动”,健全“五项”机制,努力打造集托育、养老、医疗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扎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着力构建服务机制精准高效、组织形式多元丰富、服务保障科学完备、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三是统筹协调抓落实。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及驻镇单位的作用,积极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文化体育活动、防电信诈骗、防火防煤防电等知识宣传。为辖区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心理咨询、安全知识讲座等,让“一老一小”成色感更足。
建强阵地,广泛宣传,在由静转动中营造氛围。一是强化阵地建设。积极整合资源,争取资金60余万元,对“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油坊湾村、兴隆村老年人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进行提升,打造联盟村孝义文化广场1个,制作300余㎡的孝义善举文化墙1处,在油坊湾村制作“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及孝义善举微景观各1处,在辖区营造弘扬孝义善举浓厚氛围,为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广泛开展宣传。镇村积极利用电子显示屏、“曾溪之声”微信公众号、灵秀曾溪视频号、电影放映“映前三讲”、文化活动、“党群例会·群众说事”院落会等方式加大对孝义善举培育及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提炼总结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截至目前,孝义善举宣传宣讲30余场次,相关工作先后在卓越陕西网、安康日报、学习强国、石泉先锋等媒体发稿15篇。三是积极开展创作。动员辖区乡土人才、文艺骨干积极创作孝义善举文艺作品。油坊湾村第一书记侯峰在“税务杯一孝义新风主题宣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油坊湾村文艺社团创作的小品《新墙头记》在“崇德向上 美好石泉”社团文艺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曾溪小学教师何才华创作的《孝老爱亲》快板在主题征文比赛中荣获中小学及学生类征文一等奖。
丰富活动,培树典型,在由表及里中凝聚力量。一是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医路同行”及“童伴成长”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老人和儿童开展健康体检、爱心义诊、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医疗志愿服务160余场次3000余人;开设“益童成长”“交个朋友”暑期儿童兴趣班2期,受益学生52人。二是常态化开展孝义活动。结合庆“三八”“六一”、重阳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孝义善举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共开展文化体育活动22场次,公益电影放映50余场次,公益摄影7场次,举办庆“六一”、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5场次。三是大力培树先进典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孝义之星”等评选活动, 2024年,大沟村“好媳妇”谢朝霞荣获“孝义之星”荣誉称号,曾溪小学教师邓久霞家庭荣获“孝义家庭”荣誉称号,油坊湾村孝子王俊正在积极推荐评选第二期“石泉好人”。同时挖掘油坊湾村疤少爷,联盟村李川、王全进等先进典型,让孝义之光不断传承和发扬。
百善孝为先,美德义为重。实施孝义善举培育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曾溪镇党委、镇政府将持续把孝义善举培育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让孝义文化焕发时代风采,为聚力建设幸福曾溪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