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萦绕在山林之间增添了几分静谧和湿润,现在正值深秋时节,在中池镇老湾村的拐枣林中,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棕褐色的果实沉甸甸地缀满了枝头,弯弯曲曲,形如鸡爪的拐枣结成簇散发着成熟的清香。
一大早,农户们挎着提篮、背着背篓,带上竹竿和剪刀来到拐枣园中,他们手脚麻利、分工协作,随着一阵摇晃,伴着竹竿打在拐枣树枝上的“啪啪”脆响声,一簇簇拐枣掉落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农户用剪刀剪掉多余的枝桠,将新鲜饱满的果实放入框中,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细细品味着这醇香又甘美的果实带来的“致富经”。
拐枣,又名万寿果、鸡爪连等,具有保肝护肝、开胃健脾、滋阴补肾的功效,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适应能力强,种植容易、管理方便。老湾村抢抓机遇,因地制宜,结合地理环境和村情实际,深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验,大力发展独具老湾特色的拐枣产业。
“老湾村动员全村80余户村民种植拐枣500余亩,其中村集体流转土地建设的集中连片拐枣园150余亩,这是我们村迎来的第二个采收季,今年受天气影响,预计能够收获3万余斤鲜果。”老湾村党支部书记叶仁本介绍,“往年我们是直接售卖鲜果,收益较低,今年计划由村集体牵头进行酿酒出售,市场价约为25元一斤,预计能够增收7万元左右。”
近年来,老湾村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园+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将分散到户的拐枣园进行集中整合,打造“拐枣+黑花生”产业示范园,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产业的互利共赢,并带动50余户群众有效管护拐枣300余亩,20余户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务工。
“我就住在村上,今年请我们来捡拐枣,120元一天,陆陆续续要做10天,能赚1200元,这个活路既离家近又比较简单,我们自己做起来也很有干劲!”已经70多岁的村民叶仁補乐呵呵地说,“这个拐枣园也有我家的6亩土地,流转给村上后,我和老伴每年就在拐枣园中做工,负责园区的管护、耕种和采收,活儿相对轻松,一年算下来也能挣15000元左右,比自己种植划算很多。”
小拐枣撬动大产业。下一步,老湾村将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探索更多种类的拐枣制成品,加强产业深加工,形成拐枣产业链,念好拐枣“致富经”,做大做强拐枣生态绿色产业,让“生态绿”转变为“致富金”,让拐枣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