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石泉县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池河镇明星村醉美桑海景区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苏超,陕西省蚕桑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洋,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主任孟刚,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康,县政协主席胡学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标,县委常委、副县长岳惠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波、陈爱春、糜勇君,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方隆菊,副县长朱佑峰、杜世舰、王亚卫,县政协副主席何燕祥,县法院院长蒋晓安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突出农民主体、乡村特色。活动上,举行了开蚕门仪式,10户蚕桑示范户挑着蚕茧打开蚕门,走上舞台,展示今年蚕茧大丰收,现场还介绍了池河镇明星村蚕桑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情况,宣读了在示范试点工作中养蚕单产最高、质量最好的养蚕户名单。在蚕具搭建技能比赛中,来自全县六个镇的养蚕能手同台竞技,以最快速度组装一个一人多高、包括两层平台和方格簇的省力化蚕台,池河镇明星村村民熊光丽和丈夫在比赛中动作迅速、技巧熟练,夺得第一名。石泉县对养蚕单产最好、质量最好的养蚕户和蚕具搭建技能比赛获奖的蚕农授予“金蚕奖”,对参与示范试点的25户养蚕户各奖励一把电动桑剪。
活动上,还表演了《庆丰收》《巴山酒歌》等喜庆的文艺节目,开展了蚕桑知识抢答,加深了人们对蚕桑文化和蚕桑知识的了解,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以来,石泉县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发展契机,聚焦粮食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供给“两个关键”,积极应对旱情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同时大力推动预制菜、蚕桑、水果、中药材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引入智慧蚕桑体系,引进省力化优质蚕具,探索推广多批次分段式工厂化养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探索出“农文旅、桑文旅、茶旅、药旅”等融合发展模式,乡村产业振兴走上新的台阶,产业强县战略迈出了坚实步伐。